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82章 攻破最后的堡垒(4)

为’,然后让指令在生成之初就主动‘绕过’或‘抵消’掉这些行为带来的不利影响。”

张总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思路要求对设备在极限状态下的物理行为有近乎本质的理解和建模能力。

难度极高,但理论上是可行的!是在现有硬件条件下,挖掘最后一点潜力的唯一途径!

“好!”

张总猛地一拍操作台,眼中疲惫一扫而空,换上的是老猎手遇到终极挑战时的亢奋:

“算力没问题!难点在模型构造!洛总,我需要核心物理参数组的绝对授权!构建‘设备动态行为深层嵌入模型’,写入‘银弦’核心v2.0!”

因为保密性,即便是系统设计的总工程师,他也一样没有全部授权,整个项目组,只有王院士和洛珞有这个资格。

洛珞对此只有两个字:

“批准!”

接下来的日子,主控大变模样,屏幕上不再是目标模拟场景,而是密密麻麻的设备内部力、热、电耦合的多物理场模拟图,以及大量的原始波形对比数据。

第54小时,一个基于设备“瞬态热-力-电全耦合”非线性模型的核心模块完成构建。

第68小时,包含“压电陶瓷高频粘滞响应预补偿”、“磁约束瞬态畸变主动补偿”等核心功能模块的“银弦”v2.0算法,在超算上完成了初步集成和仿真验证。

仿真屏幕上,当同样的“大信号”环境变量指令再次输入时,那令人头疼的“耦合精度”曲线,不再剧烈摆动,而是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平稳,紧紧地贴合着设定的理想曲线,最终稳稳地定格在了99.3%!

短暂的死寂后,主控大厅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混杂着极致疲惫与狂喜的低吼!

张总看着屏幕上的数字,握紧的拳头指节发白,眼眶微红。

这最后一道门槛,终于在不更换硬件、没有惊天动地的设备故障或千钧一发的爆炸威胁下,被最纯粹、最深层的物理建模和算法优化硬生生砸开了!

洛珞也长长舒了一口气,高强度聚焦带来的压力稍减,看着屏幕上那稳定跃升的指标,一丝笑意爬上嘴角。

他的指令响起,带着尘埃落定的沉稳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激昂:

“‘银弦’系统核心指标达到要求!立刻进行全套闭环地面安全测试!测试通过后,‘流星’转入实爆准备阶段!”

最后的堡垒被攻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