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章 骨已稳,是时候通脉了(5)

朱标也已得知兵部奏章之事。

顾清萍皱眉:“此人分兵议策,恐非单挑你东宫,而是意在断你根基。”

朱标面无波澜,沉声道:“他敢奏,我便敢辩。”

“但你若亲自上奏,反显自乱阵脚。”

朱标沉思良久,忽而吩咐:“请林浚来。”

顷刻后,林浚已至。

朱标提笔不语,只递他一纸草案:“你可改?”

林浚一读,神情愈发沉静:“殿下此策,非辩驳,而是反向应对?”

“正是。”朱标沉声道,“他说杂兵归察,我便提议兵籍定制,设档存册。说是归察,实则入东宫律定之制。”

“此番,他若敢争,便是自认外臣不可控;若退,则兵权已为我所收。”

林浚拱手:“殿下英明。”

三日后,太子上奏曰:

“军无制不可治,杂兵若设察司,应先行籍制、兵册、操阅之三议,方能施行。”

御前群臣闻奏,无一人敢言反对。

温晋之议,顷刻无声。甚至连朱棣听闻,也只得冷笑一声:“这小子竟比我更早一步。”

王府之内,朱瀚看着那封太子奏章,沉默许久,转而笑道:“他已开始回击,不借我手。”

黄祁道:“此举若成,东宫兵制之势更稳。”

朱瀚看向窗外:“你去兵部走一遭。”

“去做什么?”

“撤下温晋。”

黄祁一愣:“不是让他暴露得更久些?”

朱瀚摇头:“够了。他已露马脚,再留,便是败笔。”

黄祁领命而去。

京中春意渐浓,御道两旁的玉兰初绽,白花似雪,却掩不住宫城之内酝酿的风雨欲来。

朱瀚立于王府南楼窗前,静静听着风吹过廊檐,掀动角楼朱纱,耳边黄祁的声音却一如既往沉稳:

“太子奏议兵籍之法已入实录,兵部顺势配合,左侍郎温晋次日即请辞,口称年迈体衰。圣上未言语,便放了。”

朱瀚点头:“他知进退,尚可保一命。”

“可东宫所议三策,虽不显威,却步步落棋,朝中已有低语:王爷退、太子起。”

朱瀚轻哂:“退与不退,不在我,在他。”

他顿了顿,缓缓道:“兵者,权之骨;而言者,权之脉。如今骨已稳,是时候通脉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