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八章:你要搞个“新大汉”,所有人都会来打你!(1)

不过这一切都还早,毕竟就连调王允入朝之事,眼下也仅仅是个初步的构想罢了。

他微微向后靠向凭几,看着手里的这份百官名录,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案面。

秩二千石的州刺史或郡守国相,若想要再进一步,难度可不小。

地方行政官员的顶点便是秩二千石,若想升迁,则必然是往朝中升。

可朝中的官职,向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虽说许多官职总会刻意留出些缺额,以备擢拔之需。

例如那秩二千石的光禄大夫,便是作为中二千石九卿的备选,相当于排队等候九卿空缺时的过渡职位。

当初他刚宫变夺权那会儿,光禄大夫一职本只有曹操的老丈人丁宫一人。

但为了迅速安抚、收揽人心,同时快速掌控整个雒阳城,将秩千石的雒阳令周异破格擢拔为光禄大夫,又将古文学派的巨擘马日磾擢拔为了光禄大夫,以展示自身的政治承诺能力。

又为了打击今文学派,巩固权力,将彼时的光禄勋刘宽贬为光禄大夫,以至于员额只有三人的光禄大夫的位置上硬生生挤了四个人。

直到去岁十月,时任右中郎将的朱儁升任安西将军,丁宫才补了朱儁升职后遗留下的右中郎将空缺。

但这可算不得升迁。

右中郎将仅是秩比二千石官职,虽说比起仅仅是虚职的光禄大夫而言,右中郎将作为三署之一,权力要比光禄大夫高得多,但终归不够体面。

好在丁宫是识大体的人,亲家曹嵩担任了九卿之一的大司农,又是食邑千户的平乐乡侯,而女婿曹操呢?

安北将军领幽州刺史,身兼两个二千石官秩,掌握着幽州的军政要务,相当于有实无名的“燕王”,又是食邑六百户的费亭侯。

天子是不会允许他们一家做大的,能给丁宫个右中郎将的实职,已然算是天子厚爱了。

至于王允嘛,外官入朝降一级录用是惯例,也就是王允入朝应该担任秩千石官职。

但王允这三年来在豫州确有些实干之绩,至少在收拾汝南袁氏及其朋党这件事上十分积极,并且打击了不少隐瞒田口的豪强。

虽说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但一来二去也成全了王允的清名。

王允这人,虽说小心思不少,还曾试图嫁女笼络吕布,但刘辩依旧愿意重用他。

因为他好名!

而且不是虚名,干臣和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