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6章 燕大学生吃饱饭(4)

之后,褚付军的朋友程国平也来了。程国平也是校园诗人,笔名是西渡。程国平一来也看到了路不宣的馒头,笑着说:“又吃馒头!请你吃排骨?我刚拿了一份稿费。”

“你也拿了稿费?谁给的?”褚付军问。

“我投了个研究余切师兄的文章,叫余切的诗,被星星诗刊选中了。给我寄来了八十块钱。如果转载到宝岛的联合文学,那还要再有一笔稿酬。”

说到这,程国平忍不住自得起来。“我正在起草一个文学研究,专门针对燕大八十年代前后,诞生过的这些作家们。骆一禾、查海生、刘振云、陈建工还有中文系历史上最强的77级!”

程国平说得很神往:“他们现在都是登堂入室的作家了!就算是疯疯癫癫的查海生现在也出了名,要知道,几年前他还自费出诗呢,大家都不愿意看”

褚付军羡慕极了:“做时代的记录者,见证者!这是余切在新现实社团发表过的原话!你要把研究做到了宝岛那边去,你就真成了!”

“我也是沾了余师兄的光啊!现在他是个招牌。去年年末,星星的老前辈流沙河、十月的编辑骆一禾这两位,先后写了研究余切的文章,解读余切的‘诗’,大受读者的欢迎。”

“十月又推出了文化苦旅,也是刚写出来,十多家出版社联合起来争。我认为接下来几年,研究余切本人会是个文学的热门话题。我做的这个研究为什么没有余切?因为他要单独列出来。”

路不宣听罢,从做生意的角度道:“而且余切还在创作期,他写多久,你们就能写多久。怪不得都来写余切。”

“那,那确实是这样。”程国平也不掩饰。

做文学研究,自然要研究有前途的。读者爱看,编辑给过,报社给钱。

巴老不也在随想录里面写余切嘛,你写这个时代的文学史,没余切是万万不能的。

将来的读者会怀疑,你当年是不是在一流的作家名单上。否则,你怎么会没匹配过余切呢?

你说你输了?

你输了也是资历啊,起码你也在王者局里面。

连着三四天,路不宣总能碰到褚付军、程国平两人。他们两人是好朋友,对彼此的文学立场了解得很清楚,聊多了反而没意思。

他们最喜欢问路不宣的意见,路不宣自知不够格参与文学讨论,总是不表露立场。

路不宣害怕被嘲笑。

无论是博尔赫斯,还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