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1章 第一次余学研究结束(4)

其他人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你上一次说的是什么?你说的是余切关心你的生活,你现在改了主意没有。”

路不宣道:“我还是这么想的,我感觉到我成长以来,碰到的几乎所有困境,他都写过了。”

程国平和褚付军对视一眼,道:“现在我来谈谈我的看法,根本原因是,余切愿意谈这些,而且有水平。”

“大家都不是瞎子,很多作家也看得到,只是没办法写出来。我把这些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如实记录的,另一类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还通过故事,给出他自己的方案。”

“比如我们看他最新的地铁。别人欺负我们怎么办呢?余切借助‘李’这个华裔说,双输好过单赢。没有这样的魄力,就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褚付军也说:“电视上的新闻你看没看?和英国人谈判后,现在马上又要结束和葡国的谈判。结果是完全让人满意的,可是你想想。”

程国平总结说:“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道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路不宣纳闷了:“其他作家怎么写的?难道他们都沉默了吗?”

“其他人没有这个能力。我越研究作家,其实我越把这些人看明白了。他们在有些方面还远远不如你我。”

“身为文化工作者,一定要有文化。”程国平笑道。

这话简直是平地惊雷。

程国平回忆起了一件事情:“几年前,有个作家参观解放纪念馆。”

路不宣一听就毛了。“他怎么能这么说?这是谁?”

程国平说:“这就是我们正常人听到后的感受。我深入了解后,发现他不是坏心思。”

“可是,他这个话。”

“于是,你可以看到,一些作家对外在世界,是没有什么了解的,他不是不愿意关心你的生活,而是他没有这个能力。当他想要关心你的时候,反而弄巧成拙。”

路不宣自此终于明白了程国平的研究。

路不宣发现的是表象,而程国平发掘出了本质:洞悉力是一种宝贵的能力,很多人没有。

聪明人知趣的避开了,傻的人会不自量力,只有极少数文豪将真理越辩越明,他的过了一百年你再看,还是那么回事。

这顿饭吃完后,路不宣彻底爱上了文学。

由燕大这两位“校园诗人”带路,使得他仿佛参与到了过去几年的文学发展。在这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