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30章 :重建贸易网络(1)

战后的岭南谷地,晨光透过新修的木砌仓壁,洒在正在卸载商旅货物的码头。久违的喧闹再次回荡:驮马嘶鸣,商人在安排行装,村民们忙碌而有序。村口高悬的“岭南商盟”旗帜随风猎猎,标志着新的秩序已然建立。

战争摧毁了岭南与周边村寨的阴沟阳关,许多旧盟村寨曾因支持敌对阵营而停商三载,如今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修复这些合作关系。

叶长歌带领苏锦瑟及商会代表,率队前往玉溪寨、南坪寨、岩前村、马岭庄等地,亲自致信与面谈,说明现在盟约已稳,防御已固,重启通商既是双方利益所需,也是和平的象征。

在玉溪寨门前,他与寨主当面交谈:“若能恢复出产茶叶与竹笋,我们岭南商盟可提供护送与银票支持,也欢迎你寨设立驿站为交流点。”

寨主激动地回道:“我们寨中老百姓盼了太久商旅归来,若是叶寨主说到做到,我寨愿投入最多竹材与民力。”

协议于篝火旁公开签订,村人掌声骤起,彼此心中的裂痕也随着言约修复。

次日,玉溪寨率先派出三十载丰程的驮队,载着500担茶叶与新鲜竹笋穿过岭南码头,交易商旅络绎不绝。

同样行动,在南坪寨,协商后,一批药材与麻布也随车而来,供领地村民与南洋商旅置换。

数周之间,旧盟村寨与岭南商盟重建信任,交易线路逐步恢复、货物流动自东南向北推进,形成一个全新的物流环。

成功修复了内陆贸易网络后,苏锦瑟提出下一步战略:拓展南洋商圈,借助海上贸易将岭南推向区域繁荣的前沿。

她在商盟会议厅上说:“我们的商盟已经稳固,但若想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必须走出内陆,接入南洋——那片蕴含香料、珍珠、宝石与丝绸的海域。若不面对海洋,就不算真正的通商共和国。”

会议中,她掏出一张详尽的贸易地图:从岭南港口至南洋群岛的航线清晰可见,标记着香料岛、珍珠湾、宝石礁等重要节点。同时列出多种优质商品计划——香料(肉桂、丁香)、海贝母珍珠、珊瑚雕饰、红木家具、葡萄糖饮料等总共八大类。

苏锦瑟提议:

1.建起临时船坞,留用商盟提供木材与劳动力。

2.招募有航海经验的南洋水手,并收储小型帆船三艘。

3.缔结南洋贸易协定,承诺“先交易、后缴纳”模式,吸引当地商户入盟。

4.引入“贸易担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