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34章 :双港策略生效(2)

形成初步协议,双方现场盖章。苏锦瑟不紧不慢,步步深入地促成这一局,令叶长歌心中暗许,这是她谈判实力最精彩一役。

无论贸易合同如何确定,顾清霜此刻正坐在港口角落的茶坊里,埋首情报图纸。她把地图分为田地港区、南洋内陆腹地与西侧海岛三大区域。最新情报:南洋数个商帮领袖正在筹划在本港争夺香杉木出口权,并试图绕开岭南银票,使用本地币和其他外来货币体系交易,以重构南洋自由交易秩序。这意味着若贸贸然扩张贸易币,易招致对立势力反制,有可能被实施商路跳缴、限制码头通行等策略。

顾清霜召集随行情报员,将其中数条情报翻译成图版与条列,呈给叶长歌与苏锦瑟。她言简意赅:

两大势力已表态,一为香屿原生商帮,支持我们但要求限制银票;另一为新兴海商联盟,他们愿意接受银票但倾向高兑换率。此事关系局势平衡,建议我们采用‘一港双轨’政策:在香屿维持限额监管,在另一口岸(如南湾)加大银票通用;同时在南湾私下部署哨塔,监测海商联盟动向。

叶长歌点头:布局合理。不要一次打垮他们,而是形成两极吸引,让他们彼此制衡。

苏锦瑟默然信息,口齿生风:我明晚就与那个中年商人再面谈,争取放宽限额,并在南湾设立独立全币驾照点。

第二天凌晨,三人在南湾小港登岸。这里是岭南银票的试点市场,码头上无香屿本港的刻印,但已有人排队兑换岭南票据。几户茶商、木贸商正等待领取标签和运输证明。商港负责人约翰,一位混血商人,脸上带着笑意迎接苏锦瑟。

欢迎来到南湾。他握手道:我这正等你来谈扩限方案。我们愿让岭南银票直接兑换香料及木材,但需先给我港口商人一定商业自主权——如在本港继续流通本港票。

苏锦瑟正色:合理。可每月回报兑换量,我们以合同保证额度,同时愿在南湾设立‘兑换基金’,如遇通胀或黑市,我们补偿兑差。并承诺每三月合作评估。

约翰满意起身,商量交替领导兑换点,制定双方监督代表,以及合同格式印章和海关申报系统。

他当下下令:明日开始正式执行商业内通银票方案。

第一波南洋谈判的高潮在此:香屿港达成“限额通用”协议,南湾港确立“额度扩大兑换”制度。两港共用岭南制银票体系,既维护了当地商帮体系,又实现依附岭南商盟的新秩序。这一胜局,将带来连锁效应:

岭南商盟短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