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34章 :双港策略生效(3)

期收入激增;

南湾港定价体系被拉入岭南监管;

此次协议便是未来南洋统一商圈合作雏形;

当地反岭南派尚未出手,但已开始感到威胁。

当夜,三人再次聚会于船尾甲板上,海风吹着三人衣襟。顾清霜报告西侧海商联盟近期的商贩渗透人头名单;苏锦瑟将香屿港、南湾港的合同草案摊开,叶长歌笑言:

这就是我们的谜局。商会扩展,不只需货物,还需结盟与维系。现在我们要做的,是酝酿更大棋局,让那些反对者也陷入漩涡——因为依赖我们,也因为不敢撕裂。

苏锦瑟笑道:那就让他们尝到与我们合作的甜头。我们掌控了两个主要港口,一旦他们接受银票,就无法脱离商业秩序。

顾清霜却道:留意情报,不要高调展示达到两个港口主导。给反对派留一条生路,不然他们会走极端行为。

叶长歌点头附和:好,接下来们继续环绕南湾扩容、搜集情报,把香屿那边打造成‘围棋中坚’,靠软硬实力并存。南洋之路,不在于边界,而在于你说是什么,别人就怎么合作。

三人凝视漆黑海面,一艘艘帆影如约而至,新的风波在悄然中生成。

傍晚的南洋港风轻云淡,泊岸的商船在夕阳下微微晃动。岭南商盟三艘旗舰与多艘中小航船整齐排列,码头上聚集着各方商人、岛主代表与岛民小手,气氛既热烈又带着微妙的戒备。

就在交易已基本稳定之时,夜间靠岸的第三舰队带来了一支意外访客——一半是中东血统、一半是南洋原住民混杂组成的“赤月海号”船队。领队是一位叫萨哈卜的青年商人,怀里攥着一份签名文件:他代表新兴海商联盟,要求与岭南商盟进行“三方合**议”。

萨哈卜年约三十,穿传统绣花长袍,脸庞阳刚而机警。他开门见山:

“我们在东南海域已有小规模合作社,想借助岭南银票与贵商盟的换汇系统,但希望在香屿与南湾之外,也能进入岭南兑换流程。”

苏锦瑟虽然心中警惕,却表现得从容不迫:

“欢迎你们参与,但需理解两点:我们已与香屿商帮达成限额协议,中期内若要进入兑换系统,需经过商盟理事会审批;并且贵方需提供风浪保险与商队护航队伍。”

她立即安排顾清霜布置换票点,获取适当兑换比率与额度,并通知萨哈卜留宿三日,参加合同细节谈判。

此时,顾清霜在南湾岸边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