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55章老中街景象(2)

胡同里藏着更热闹的小商品市场,摊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刚出锅的油炸糕,五分钱两个!”

“尼龙袜子,结实耐穿!”

有人推着二八大杠自行车经过,后座绑着的缝纫机磕碰出声响,车把上挂着的网兜装着刚买的搪瓷脸盆,盆底印着“劳动光荣”的字样。

走到中街中段,林宇停下脚步望着街东头。

那里的庆丰润帽店前摆着摊,雷锋帽和军帽堆得像小山,几个小伙正对着镜子试戴,帽檐里垫着硬纸板,想让版型更挺括。

林宇走在此时的中街,顿时有一种年代的厚重感。

林宇揣着罐头样品,沿着中街青石板路慢慢走,眼睛始终盯着两侧的摊位与空地。

选摊位不是找个空地方就行,得先想明白“谁会买罐头”“在哪能让这些人看见”。

最先留意的是中街西路口,鼓楼服装商店斜对面有片空地,挨着卖暖水瓶的百货摊位。

这里刚下电车的人多,拎着网兜、背着布包的乘客从有轨电车站出来,第一眼就能看见这儿。

林宇蹲在路边观察了十分钟,发现每分钟至少有二十人经过,其中七成是带着孩子的家庭主妇、或是采购生活用品的工人。

他心里盘算:家庭主妇要给家人做饭,工人想改善伙食,都是罐头的潜在客群。可没等他上前问,卖暖水瓶的大爷就摆手:“这地儿早有人订了,昨天刚交了半个月管理费,你往东边再瞅瞅。”

往东走五十米,到了天益堂药房门口。

药房右侧有个两米宽的空位,旁边是卖糖炒栗子的小贩。

这里的优势很明显。

天益堂是老字号,来抓药的老人多,陪诊的家属也常顺便买些零食日用品;糖炒栗子的甜香能吸引人流,客人等着栗子出锅时,很容易注意到旁边的罐头。

但林宇绕着空位转了两圈,很快发现问题:药房门口的客人多是有明确目的的,抓完药就走,很少停留;而且糖炒栗子的包装容易沾手,客人手上黏着糖渣,未必愿意伸手拿罐头看样品。

他跟卖栗子的小贩打听,对方说这空位月租不便宜,还得跟药房打招呼,“老人多的地方,你卖罐头吆喝太响,人家该有意见了”。

再往东走,就到了中街中段的萃华金店附近。

金店斜对面是个胡同口,胡同里连着小商品市场,胡同口有个三米宽的摊位,现在空着,旁边是卖尼龙袜子的地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