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卷 第451章 你要做这个时代的圣人么?(5)

必须是‘龙广场’站。”

“总督阁下,当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低成本住户被导入一个新社区时,他们需要消费,需要娱乐,需要就业。龙腾广场提供零售、餐饮和基础就业岗位。

高阶写字楼吸引公司入驻,创造本地中高层职缺,也为邻近高端住宅的居民提供服务需求。主题体验区吸引家庭和游客。而社区内庞大的居住人流和高品质的生活配套,又反过来支撑了中心商圈、高端楼盘的价值和租金!”

“保障房项目,为我们精准、快速地锁定了巨量的基础客源和人气。而我们在其周边配套开发并持有的高端商业地产龙广场、写字楼、主题娱乐和高端住宅项目,才是真正的利润源泉所在。保障房建设本身产生的微薄利润,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获取政府优惠政策、优惠地块以及这项巨大基础客流垄断性‘导入协议’所必须付出的渠道费用!”

“这一套打法!”林火旺丝毫不怕泄露地说道,“不仅仅是建房子,是在造城!以平价甚至微利的保障性住房为抓手,导入人口规模,带动周边多元化、高附加值的高端物业开发,形成内部经济循环和品牌价值高地。

人口的规模效应和龙腾品牌的聚集效应一旦形成,其带来的长期租金收益和资产升值潜力,远非传统‘拿地-盖楼-卖楼’模式可比。龙腾广场在哪里,哪里就是核心商圈!哪里就是资产增值的中心!”

麦理浩陷入了沉默。他确实看到了林火旺文件中那些商业配套部分的文字,但在这个年代,他无法彻底理解这种“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的高维商业模式。

在1970年代末的港岛,地产商们的玩法原始而高效:拿下一块地,修盖大厦,住宅或商用,进行宣传,预售楼花,借助持续上涨的房价预期进行炒卖,高价出售。

或者持有高端物业收租,坐享其成。在这个黄金时代,只要拥有足够的资本和渠道拿到位置不错的地块,躺赚几乎是常态。

就像李嘉城的长江实业,刚刚在地铁上盖物业的竞标中击败置地,中标消息传出,长实股价便如火箭般蹿升。

即使当时长实几乎“兜比脸还干净”,汇丰等银行也毫不犹豫地提供十数亿的贷款支持其后续开发。

为何?因为市场认为这是包赚不赔且利润丰厚的“金蛋”。一切核心都在“地段、开发、卖出持有”这条简单价值链上。

林火旺现在提出的这套计划,在麦理浩看来,无疑是画蛇添足。置地本身坐拥金钟、中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