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一章 :丰收(3)

这一次北上中原,帅司诸班本就是行军幕僚,自当随军,而财司三部也各自调配了干吏幕府,只有政司依旧留在光州负责民屯、大别山都司、茶贸等事务。

现在从流民队伍中筛选出来会文字者,也基本按照这三司去分配,大部分能被选入的,都是以前有过相关经历的,在被迫从了贼后,不敢再回乡,只有保义军能收留他们。

这里面,帅司补充了二十六名书手,这些都是以前在天平军、义成军中做过甲、兵、骑、仓等军吏的,他们因战败被俘,成了草军的一员。

现在赵怀安给他们机会革面,哪有不感恩戴德的?

不过,赵怀安依旧将他们布置在最基层,基本就是只能做事,而参与不到任何机要事。

没办法,万一里面有什么草军的核心党徒呢?

虽然对于扩张队伍来说,这些都不是需要顾忌的,毕竟只要你发展的好,就是真草军又如何?还不是巴不得尾附其后?

能过好日子就没人想去过担心受怕的日子。

但该有的防备还是要有的,不经历时间和事情的考验,如何相信忠诚?

相同的原则也适用度支那边。

这一次,度支那边补充的人数多些,有八十多人。

曹州作为漕运网络的支线,虽然没有汴州那么商业繁华,但还是有很强的商业氛围的。

那些以前给商队做过算计,给州县做过算吏的,基本都被吸纳进了度支里面做了一名伟大的砖头,在无数个黑夜中挑灯算账。

剩下的,就是流民、俘虏中做过商人的,他们都被安排坐船回光州,然后会有政司的人来考核,看有哪些人值得补充进队伍。

随着赵怀安江海贸易的开展,他对有过商业经验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商队组建,地方商务、贸易站点,这些都需要大量商业人才。

所以一般来说,这些商贾被送回光州后,肯定是有他们一个岗位在的。

此时的光州真的是一片欣欣向荣,到处都是岗位,只要有胆有能力,你就能有机会!

然后就是工匠们了,有制甲、锻刀、编甲这些和军事技能相关的工匠,在草寇那边也是单独列一营的,这些人也基本落在了赵怀安手里。

他们人数大概有六十多人,都是以前曹、濮二州军院下直属的刀、甲、弓匠,在城破后被草军俘虏,之后就一直为草军锻造甲械。

赵怀安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