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嵬先后入寨救援,那宣武军就会和那溺水后的人一样,最后害人害己。”
说完,赵怀安意味深长道:
“这叫求人先求己,他们宣武军自己不拼命,指着我去救?我保义军可不是他们的长工!”
张龟年恍然,暗叹主公有生活,不过他担忧道:
“可这样,不会遭宣武军怨恨吗?觉得咱们见死不救?”
赵怀安哈哈大笑,随后说了一句残酷的话:
“我救它不救,和他宣武军何关?它是感激还是怨恨,又与我何关?这一战后,这宣武军算是废了,平时也就算了,现在打不了仗的军队,他几乎就没有任何价值。他感激我,怨恨我,无所谓。”
这下子张龟年有点弄不懂了,既然宣武军没有价值,那为何还要去救他们呢?
这不是张龟年铁石心肠,而是别说军队了,就是生活里,也是这样。
谁都是无利不起早,没有收获,干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赵怀安看着张龟年疑惑的样子,哈哈大笑,但并没有解释,而是拍了拍张龟年的肩膀。
这的确不方便讲,难道他和张龟年说,他是要在宣武军掺沙子?
赵怀安既然定了依托淮西发展的既定战略,那宣武军就鞭长莫及,可这个地方战力不行,却太重要了,因为它太有钱了。
他虽然历史不太行,但还是晓得朱温就是做了宣武军的节度使最后打下了梁朝天下的。
他不晓得朱温是如何靠着不能打的宣武军击败那么多中原强藩的,可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就算是从其他地方招募,也能招募一支雄军。
现在他在中原平叛,不在这个时候在中原各藩掺沙子,什么时候掺?
现在他选择这种方式去救宣武军,就是一种筛选。
蠢货和坏种当然看不出自己的用意,可那些聪明人或者机灵的,他们就会看出到底是谁在救他们。
而这些人正是赵怀安需要的潜在内应。
他也不需要直接收买,而是和这些人保持联络,只要一直有联系,这些人就会像种子一样,在你没注意的时候,就发芽结果了。
另外,他已经和忠武军这边结怨,至少是蔡州兵是有仇的,那按照地缘关系的角度,他为了保持区域性的平衡,最好的办法就是宣武军这边能保持着一定的战力,到时候可以从北面牵制忠武军。
正是基于这两个考虑,赵怀安决定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