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三章 :事济(5)

半才行。”

听了这话,赵怀安皱了眉。

这一次他将几个大匠都留下来,就是要问问这个打造锁子甲的进度。

在西川的时候,赵怀安最早接触到的锁子甲,这东西他还是很眼熟的,很多西方影视剧都有这个,只是没想到的是,大唐这个时候也有了。

不过他后面也晓得了,锁子甲在唐军也是列装不多的,多是给精锐还有边军在用。

但后来他在南诏军那边缴获了不少锁子甲,而南诏军的又大部分是来自吐蕃那边的。

不过一开始赵怀安也没有怎么在意锁子甲,只是让少部分精锐还有军官武士们配备,因为这个对箭矢和刀剑的防御是非常好的。

但在当时,锁子甲对保义军来说却并不是什么有性价比的甲胄。

因为锁子甲对于长矛或者重兵几乎没有任何防御性,而当时保义军所面临的却是一场国战,他的敌人是南诏军中的那些精锐们。

双方打的都是水平非常高的阵战,靠的就是甲坚弓快,排槊大枪,过于精细的锁子甲确实不适合当时的战场环境。

可在到了中原打草军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草军的战斗风格还是游击,一击不成就千里转进,这种情况下,赵怀安麾下的保义军就常常追不上。

因为前者是无甲逃跑,保义军这边又是披甲去追,这怎么可能追得上?

至于让保义军也不披甲,这一点赵怀安是万万不敢的,因为军中义保制度的存在,每个保义军都很精贵,如果因为轻率追击而被敌军打了伏击,那才是亏大了。

此外,保义军现在的装备出现了某种性能过剩,这已经是说好听点的,实际上,就是到了大炮打蚊子的程度。

赵怀安带出来的衙内马步八都,加上后面收下的寿州赤心都,这些部队的披甲率都在八成左右。

而他们的敌人大部分都是无甲的草军,这种情况下再披铁铠战斗,完全得不偿失,而相反,保义军武士们只需要披着锁子甲就能兼顾防御与机动性。

但问题来了,在分开问过几个大匠后,这些人给出的结果都差不多,那就是如果造一件锁子甲,一个工匠干的话,至少需要八个月左右。

而保义军现在的锁子甲缺口至少差三千件,他就是找三千名成熟甲匠,也需要年底才能交付,可眼下草军明显已经要打进平卢军了,哪还有八个月的时间给他呢?

实际上,一开始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