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在见识到大汉的手段后,倒是不再与他们交战,而是开始了以物易物的贸易方式。
虽然语言不通,但写写画画还是能让他们知道大汉需要什么,因此他们只用了大半年便获得了想要的诸多作物。
事情结束后,第一批舰队的三艘船及三百多海兵便试图返回大汉,但由于走南赤道时间太远,因此第一次返航在种子发芽并枯败下失败,只能撤回美洲。
后来海军吸取教训,准备绕过南美洲的合恩角并前往非洲,但中途遭遇风暴,两艘战船和二百多海兵葬身海底,只剩一艘撤回营地。
无奈之下,海军只能继续走北赤道信风航线,并利用将各种作物种子放在陶罐之中,用干燥的沙子和苔藓来分层包裹存放。
同时将部分作物栽种在甲板上的特制大盆内,令人精心照料。
在这种情况下,海军派出三艘战船和二百多名海兵踏上归途,期间遭遇三次风暴,并停在几个有淡水的岛屿,精心照料了这些作物一段时间,带着新的种子继续返回。
最终在历经六个月的航行后,这支舰队才带着两艘战船和一百七十二名海兵回到了大汉,而剩下那艘船和海兵则是葬身在了大海之中。
这般经历,便是西门君遂都不由得感叹困难,更别提日夜期盼的刘继隆了。
“玉米、红薯、土豆、辣椒、花生、番茄、向日葵、南瓜、橡胶”
刘继隆在心中默念着这被带回的十多种作物,每看到一种作物,嘴角都不由得扬起更高。
除了三大作物外,最令刘继隆在意的便是花生和橡胶了。
尽管大汉也有类似的杜仲胶,但想要把密封解决,还是得用美洲橡胶。
至于花生,作为产油大户,它比大汉现在主要用于产油的大豆亩产更高,出油率更高。
从纯榨油角度来对比,一亩花生的产油量相当于四五亩大豆,哪怕作为粮食来吃,也是花生占优。
不过大豆的用途多种多样,有些用途还是花生取代不了的。
想到这里,刘继隆开口吩咐道:“带回作物的这些将士,尽皆敕封从五品上开国县男爵!”
“其余出航的将士,也尽皆授予正七品上的云骑尉,另赏钱百贯!”
刘继隆对海军众多水兵的赏赐,不可谓不丰厚,尽管没有世袭罔替,但也足够这群人富贵三代人了。
更何况他也从这些将士的奏表中,看到了些许隐藏和不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