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一瞬间,便可以将李青松的那十艘重型运输船,从外部的强核材料,到内部的紫月人的身体,全部打磨的一干二净,连一点残渣都不会剩下。
唯有一样东西会留下。
角速度。
因为角速度是守恒的,只会转移,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不会消失。
在这外部补充的角速度之下,吸积盘物质汇入白矮星的路径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接下来两年时间内,白矮星的南北极朝向便会进入预定区间,然后,在2010年时间内积蓄到足够的质量,轰然爆炸。
自己也该提前从这里逃离了。
李青松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庞大舰队。
“起航!”
这一刻,由200万艘各类型有人操纵战舰,1000余万艘无人战舰和众多无人作战设施,6万余艘大型居住飞船,上千艘巨型空天母舰,十余万艘重型运输船、工业船、客船、实验船等非战斗飞船,以及一颗半径达到了200公里的巨型飞星所组成的舰队,无数台发动机同时向后方喷射出了剧烈的尾焰,缓缓前行。
从这一刻起,李青松的舰队将始终以1.2米每二次方秒的速度加速,一直到加速到87%光速为止。
是的,在这些年之中,李青松的技术又有所进步,舰队的经济航速再度提升了光速的2%。
如果李青松愿意沉下心来,再度仔细解析一番来自紫月文明的那些科技资料,消化吸收掉的话,加上自己本身的科技储备,他的舰队航速甚至能突破到光速的91.6%。
但很显然,他现在并没有这个时间。
这些工作,便留在舰队航行过程之中展开吧。
舰队的航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在加速开始之后的第二个月,舰队航速便到达了每秒钟约1.86万公里,航行距离也达到了约1500亿公里。
无论那颗极度膨胀的红巨星,还是那颗正在疯狂吞噬恒星质量,平均每秒钟便要吸积约两亿亿吨质量——这个质量,大约相当于7.5万座泰山加起来的总质量——的白矮星,在此刻距离的间隔之下,全都变得暗淡渺小了起来。
回想起在g76星系之中度过的这数百年时间,李青松轻轻叹息一声,将视线收回,转移到了舰队本身之上。
“该为冲击引力文明做准备工作了。”
所谓的准备工作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是全面消化吸收紫月文明的科技数据,将其整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