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68章 压舱物(7)

自身科技体系之中,然后进一步夯实强核级别的物理理论与应用技术而已。

有那颗飞星在,这一过程所需要消耗的资源与能源完全足以供应。

“伴随着毁灭者文明与空间级魔眼、赤星联盟战争的结束,伴随着银河系局势的剧烈变化,恐怕接下来的银河系会更加混乱。

要在这样的河系之中生存下去,且完成我的目标,解救那些人类同胞,调查清楚人类失踪的真相,我还是要尽可能快的强大起来啊,这时间真是一点都不敢耽误”

抱着这种时不我待的心思,李青松发动起智慧生命科学家们,与自己的克隆体们一道配合着,再度投入到了似乎永无止尽的科学研究之中。

时间悄然流逝着,转眼间便过去了约7年。

在这持之以恒的加速之中,李青松的舰队终于达到了预定的最高航速,87%光速。

到了这个速度,李青松便停止加速,进入到了惯性航行状态。

匆匆又是3年时间悄然流逝,按照自己之前的预估,从此刻开始,每一分每一秒,那颗白矮星都有可能爆炸。

但因为距离太远的缘故,就算此刻白矮星已经爆炸,那些承载着爆炸光芒与能量的辐射,也还未到达自己这里。

它们也只能以光速传递而已。

至于超新星爆炸是否还意味着某些超光速的影响——毕竟毁灭者文明与空间级魔眼、赤星联盟之间交战的战场至少也在数百光年,甚至数千光年之外,单单只依靠光速传递能量的话,超新星爆炸的影响到达战场便需要数百数千年时间,这对于已经确认超新星爆炸可以解救己方的空间级魔眼、赤星联盟来说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李青松完全有理由认为某些影响可能是超光速的,可能在爆发初期便能影响到交战局势。

但很显然的另一件事情是,就算存在这种超光速的影响,它也和自己无关,并不会给自己的舰队带来一毛钱的干扰。

纵然此刻超新星爆炸有可能已经发生,李青松仍旧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惯性航行,丝毫不担心超新星爆炸影响到自己。

一直到惯性航行持续了16年时间,又航行出了约14光年的距离,李青松才调转舰队朝向,开始了减速动作,最终又耗时约7年时间,将自己的舰队停泊到了一个安静死寂的恒星系之中。

按照李青松的计算,综合自己舰队的加减速能力、最高航速,如果那颗白矮星在自己离开后10年时间便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