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三倍!
“怪不得曲率航行耗能如此之高,引力文明却能借此进行上千光年的持续航行,原来是有了更高效的能源供应的缘故”
在能源科技也获得突破之后,其余方面的科技突破也如同井喷一般出现。
下一个出现突破的是计算科技。
有了引力相关科技,李青松便能更为便捷的对处于迭加态的量子施加影响,大幅提升其稳定性的同时,还提升了它们的可操作性,并能同时扩大其量子容量。
由此便造就了其计算性能十倍以上的提升。
计算科技迎来了巨大突破,下一个突破的便是量子数学。而量子数学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超距通讯,于是李青松的超距通讯技术也出现了巨大提升。
之前强核阶段,李青松的超距通信最远只能传递到约3000亿公里之外。
超过这个距离,超距通讯便会失效。
李青松早就预料到在进入引力文明阶段后,自己的超距通讯距离会大幅提升,但具体能提升多少却并不知道。
他也做过对此的一些猜想,结论是大概能提升个10倍?20倍?
总不能是30倍吧?
距离扩大30倍的话,就将达到9万亿公里,已经接近1光年了。
以恒星为核心,周边1光年范围内全部处在超距通讯笼罩之内,任意两点之间都可以实现无延时的通讯,位于任意地方的科技造物都可以被自己实时操控,那是什么样的场景?
李青松想了想,终归还是感觉有点不太现实。
“估计提升会在10到20倍之间吧。”
他这样想着:“也就是3到6万亿公里之间。这也很不错了。”
但最终的结果再度让李青松震惊了。
仅仅只是初级的引力阶段超距通讯设备而已,此刻两套系统终端之间的距离已经延伸到了15万亿公里,却竟然还在保持着实时通讯!
且通讯稳定,错误率极低,显然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压下心中那一丝惊喜,李青松操纵着那两艘通讯飞船继续远离,这距离便随之不断扩大。
20万亿公里,21万亿,22万亿
这距离一直扩展到28.96万亿,错误率才骤然突破极限,导致超距通讯不可用。
那么这一套简陋的、尚且处于试验阶段的超距通讯设备的通讯距离极限,便是大约3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