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师,在釉泥池旁边发现了废瓷坑”
林思成点点头,接了过来看了一眼:“钙釉黑釉瓷,清中左右!”
众人默然:有配釉区,有废瓷坑,瓷窑遗址无疑。
看两人愣住了一样,林思成又解释了一下:“范围确实不小,但年代不会太远,这一圈应该是中心遗址点,也是最大的遗址点。看废瓷就知道,大致清中左右。
再往前的遗迹肯定也有,但最早应该不会超过明朝末期而且基本可以肯定,烧的全是民用型的粗瓷,大致以黑瓷为主”
别说明朝末期,哪怕是清末的,都算是填补了河津县的历史空白。
许承严还是没想通:“但为什么历史文献中,没有过任何记载?”
林思成想了想,又摇了摇头。
说实话,他也不知道。
如果说,因为这儿在古代的时候属乡宁县,所以河津县志中没有记载。那处于十公里之南,历来就属河津的固镇,同样没有任何烧造瓷器的历史记载。
而林思成却很肯定,固镇一带必然还有瓷窑。不然那些白瓷、刻花瓷是哪里烧的?
“林老师,既然这么大面积,为什么地表没有任何遗存?”
林思成言简意赅:“应该是民国时开煤矿的时候埋掉了!”
这儿煤虽然不少,但因为交通不便,以前只是小打小闹。
但到了民国,要养一个军,而且许多机械设备已然普及,开发面积和深度必然呈几何式增长。
关键的是,半露天开采,筛煤之后的废土、废渣就地一倒,多大的遗址给你埋不掉?
要不是因为发生矿难,岸台上弄出了几个奇奇怪怪的坑,还真不一定能发现的了
转着念头,林思成笑了笑:“刘馆长,许局长,汇报吧!”
两人猛点头,不约而同的拿出手机。一个给县里汇报,一个给市里汇报。
王齐志瞄了一眼,也拿出手机。
说了没几句,他又往前一递:“何局长!”
林思成接了过来,里面传来何志刚的声音:“小林,我明天就到”
“好!”
挂了电话,林思成想了想:何局一来,这一块估计就得交给本地部门。就一天时间,该测的还是要尽早测一下
“田所,配釉区先放放,抽两个队:一个测一下遗址的大概范围,就以这儿为中心:南北一百米,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