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33章 升了半级(8)

,提升透气性和保水能力,更能为野草提供养份。

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蒲苇喜碱。土壤的碱性植多高,蒲苇才能长这么高,这么壮?

说实话,王所长就觉得好佩服:这是纯纯的植物学知识,他是专业的植物考古学出身,竟然都没想到这一点。

这位林老师,得有多博学,考古经验得有多丰富?

“厉害了,怪不得能使唤动省级机构?”王所长吐了一口气,“姓林,林老师,还不是教授?那应该很年轻”

何止是年轻?

刘明张了张嘴,好久才道:“才二十一!”

王所长怔愣的一下:“多大?”

刘明叹了口气:“二十一,是西大文保系的学生,今年大四,六月份才毕业。”

所有人都愣住了一样。

王所长慢慢扭过头,看了看不远处的高章义。

二十一?

又不是没合作过,高章义也就罢了,田杰有多傲,性格有多拧巴,他领教的够够的。

怎么就能对一个才二十出头的小伙言听计从,他说怎么干,田杰就能怎么干?

应该是看到了他,高章义还挥了挥手。

王所长如梦初醒:“有没有了解过?”

刘明点点头:当然了解过,不过是前天到昨天才了解的。

他娓娓道来,在场有一个算一个,不管是省里的专家,还是市机关的负责人,或是辅助人员,全都瞪大了眼睛。

鉴定专家,修复专家,应用型研究专家?

高校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省级扶持项目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

就问在场的这些人,包括王所长在内,有没有这么多的头衔?

而不管这里面的任何一个,但凡能和“二十一岁”这个年龄沾点边,都够让人惊叹,何况还是全部?

王所长愣了好久:“你们之前没了解过?”

刘明默然,低着头不说话。

但凡了解过,林思成第一次碰到瓷片,说运城可能存在古窑遗址的时候,市里就开始重视了。

原因很简单:林思成的考古能力有多强不知道,但鉴定能力却是西大公认的。他说那些瓷片是蒲州古窑,当地就算不相信,至少也会怀疑一下。

话再说回来,谁闲的没事,调查别人干嘛?

但还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