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43章 绰绰有余(4)

实验室的进展极快,很可能已经到了关键时期,所以才急需实验样本,化验对比

王齐志盯着林思成,林思成只是笑,却不说话。

进度确实挺快。

如果比作买彩票:从头开始研究的难度,不亚于用两块中五百万双。

但恰好,他在故宫研究过卵白玉的进化工艺:德化白瓷、成化蛋壳杯,以及大名鼎鼎的成化斗彩。

等于概率从一千多万分之一降低到了十多万分之一,难度低了一百倍还有余。

又经过两个多月的实验分析,以及唐瓷窑的发掘,概率又降了十倍左右。现阶段,差不多算是排列五,万中找一。

如果能找到宋窑,至少能降到排列三。

千分之一的概率,工艺复原不过是迟早的问题。前提是找到宋窑,发掘出足够多的试验样本。

所以,刚才他讲的那些,压根就没有隐瞒的必要,林思成也没想过感动谁,只是实话实说。

再者,涉及到地域,以及荣誉,哪怕真感动到了谁,顶多下次见了再客气一点,尊重一点。

该抢的照样抢,该争的照样争。

一周多的时间,也就刚够把设备运过来。技工在调试机器,几个实习生在整理样本和试剂。

七八个研究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确实挺意外,也挺感动。

一是没想到林思成的团队研究的这么快:钙系釉—钙碱釉—碱钙釉乍一看,就九个字?

如果从头研究,即便样本足够,即便运气好到爆棚,实验数据不会出现任何偏差,想得出这九个字的结论,少说也得三到四个月的时间。

更意外的是,林思成坦诚布公,毫无保留:就好比高考,林思成考了满分,又把所有的答案和解题过程写在了考场的黑板上。

但感动归感动,该干的还是得干。

思忖了一阵,姚建新开始安排:“郑工,先建模吧,现在就建”

“老何,你们准备物料,开始试验。结论应该是准的,林老师既然敢讲,不致于误导我们,但安全起见,先反向论证一下”

“小董,文物要尽快征集,特别是宋、金时期的白瓷,实在不行就去一趟永济,出高价”

“另外,林老师和田所这边跟紧一点,一旦发现宋窑,尽快汇报。然后请任处长和林老师协调一下,尽量多弄点试验样本”

姚建新挨个交待,负责试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