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46章 强迫症(4)

孙嘉木就感觉,用“邪门”这样的字眼,已经不足以形容

琢磨了好久,依旧觉得不可思议,他牙疼似的呲了一下牙:“王志齐从哪挖来的妖孽?”

吴晖摇摇头:“没,就西大的学生,今年大四!”

啥玩意,大学生?

孙嘉木又愣住了:“不是优秀成这样,他还上什么学?”

吴晖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不过再一个月就毕业了。我和王齐志谈了一下,这次师生俩一块进组,给他们分一个小组,让王齐志挂名,让林思成具体负责。然后等八月份校招,让司里会给那小孩留一个名额,”

孙嘉木暗暗一赞:一箭双雕?

这小孩好不好用不知道,但王齐志真好用。

用过的都知道

感慨间,车开到地头,一群人乌怏怏的下了车。

只是一眼,孙嘉木就知道,当地为什么那么着急?

像这种典型的黄土台地地形,但凡雨大一点,一塌就是一大片。

即便遗址处在台地中心地带,但因为植太少,必然会被洪水冲涮,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之前是不知道既然知道了,肯定要做出有效的防护措施

大致观察了一下,观家团上了台地。

坡以下是松软的壤土,一脚下去,整只鞋都能没进去。还好,为方便运输考古设备,林思成打申请,让河津紧急修了一条砾石路。

顺着坡上了台地,两座硕大的钢屋架伫立在台顶中央。

钢棚外部用石砖垒砌了三十公分高的步行道,四周又开了排水渠,来不及硬化,先用塑料护边铺底。

吴晖和孙嘉木算了算:这两座钢屋架并步道、排洪渠,肯定是遗址发掘之前就建的。即便连夜施工,也要五天到一周。

这样一来,林思成发掘遗址的时间,应该比在报告里写的更短:十天之内。

但这只是其次,关键是规划布局:遗址外部干干净净,别说杂草植被,连棵石子都看不到。

也别看只是一条砖砌的步行道,但作用不是一般的大:晴天能走,雨天能走,甚至于发洪水的时候照样能走。

除此外,里外看不到半个脚印,说明步道建好后,无论进出,也不管是发掘还是钢屋架施工,更或是绕多远,所有的工作只能通这一条路进入遗址范围。

再看门外那个金字塔式的土堆:这应该是划方刮面时,从遗址内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