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66章 名字像,东西也像(4)

底上印着楷体的铭文:枢府。

感觉有点印象

吴晖努力的回忆,双眼一亮:“元代卵白釉!”

明格古要论: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这里的高,是与元代官窑所有的瓷器类型而言。

说直白点:这是元代宫廷御器。元代的青花、釉里红,就是以卵白釉为基础,创烧的釉上彩。

据传:元代的卵白釉工艺,就源自于宋代官窑的卵白玉。

因为无据可考,所以只停留在“据说”的程度。

但卵白玉叫法,确实来源自于卵白釉。

格古要论古饶器条谓:历朝御土窑者,体薄而润最好,唯元喜厚元朝烧小足印花者,体厚色白且润尤佳,内有枢府字者高。色白而莹最高,又谓卵白玉,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

啥意思?

在元代,这种胎厚、质润、小足、印花的白釉瓷,不论在皇室和贵族之间的口碑,还是喜好程度,都比青花、五色瓷高的多。

再看手上这一件:体厚、色白、而莹,内有枢府百分之百的元代宫廷御器。

“哪来的?”

“高价买的!”

一听高价,吴晖再没有过问。

放下后,林思成又递过来一只。

瞄了一眼,吴晖眼皮一跳:看器型,看包浆,看氧化程度,肯定是宋瓷。

但是这釉色,汝窑的天青釉?

不对!

汝器虽少,但吴晖不是没见过:天青釉的青色要比这个深。

仔细再看:釉色似鹅蛋,白中微泛青,更趋向于青白瓷。

想到这里,吴晖顿了一下,脑海中闪过一道光:宋代青白釉?

这是宋代景德镇湖田窑在后周柴窑、北宋官窑代表的宋代青白瓷系的基础上,结合邢窑、定窑白瓷的烧制工艺,创烧的釉色介于青白之间的瓷器釉种,官称影青釉、映青釉,俗称青白釉。

几年前他还看过,故宫有就有这么一只:宋代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婴戏纹碗。

两相一对比,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不得不说,林思成这门路确实广,眼睛也好使,淘的物件一件比一件稀奇,一件比一件少见。

如果给王齐志,他能不能打问到先不提,少说也得打个十次八次眼。

感慨间,吴晖又鉴赏了一下,但突然,他眼睛一突:一直说的都是卵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