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68章 我见过(2)

的语气和措词。

但是老张头,你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尽起哄架秧子?

“马院长,你别听院长给你胡吹,确实超前一点,但哪有这么夸张?”

吴晖看了看表,“一两句讲不清,你看这样行不行:听完讲座,咱们坐下来慢慢探讨!”

一听要坐下来探讨,马副院长的脸色缓和了许多:他在意的不是叫停项目,而是叫停了项目,却不告诉他原因?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第二级),上马两年时间,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以及资金?

身为负责人,如果搞不清楚项目叫停的原因,他连觉都睡不着

马青林勉力笑了笑:“行,晚上我摆桌,孙处长也来!”

“好!”

吴晖点了点头,又和孙嘉木对视了一眼:还摆桌?

听完讲座,你马副院长还能吃得下饭,我叫你这个

转念间,三人进了大厦,上了十七楼。

挺大,差不多一百人的会议室,设施一应俱全。

三个年轻人在台上调试设备,身后的电子屏上打着着两行大字:

浅析河津窑细白瓷制瓷工艺的起源与演进。

主讲单位:西北大学文物修复中心。

来回瞅了两遍,马青林狐疑了一下:来文研院之前,他是甘肃博物馆副馆长,兼文物科学保护部主任。专业对口,还离得近,对西北大学,特别是文遗学院很熟悉。

他只记得,西大文遗学院只成立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这个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却没什么印象。

如果是后来成立的,并归属文遗中心,那标题中就必然有前缀。既然没有,说明这个修复中心就是独立的。

两个中心,同时都搞文保修复,是不是过于浪费了?

其次,文研院去年还派专家组去过运城,对永济的黄河大铁牛进行了系统性的防护,没听说发现什么河津窑。

那就是,今年新发现的?

问题是,那是山西的地盘,研究也是山西的高校或文物部门,怎么成了西大?

更怪的是,光有课题和讲单位,却没主讲人?

正狐疑着,王齐志上了台,和两男一女中最年轻的那位说了两句话,又翻了翻讲台上的文件。

顿然,马副院长眯了眯眼睛:今天的主讲人,是王齐志?

他是零四年进文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