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十五章 参议员(2)

他们都能办得妥妥帖帖。

国会的老爷们对游说公司的这些操作早已见怪不怪。

他们从不抱怨这些公司提出的离谱要求,因为他们心知肚明——自己有一天也可能坐在同样的位置上,干着同样的事。

便签中还提到,‘圣光’愿意支付一笔高额的认罪罚金,以达成“司法和解”。

这种操作在米国商界和司法界并不罕见:企业通过支付罚金来避免承认罪行,而司法机构也能节省人力物力,快速了结案件。

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圣光’之所以有这份底气,原因再简单不过——它并不依赖米国市场。

即使不在米国赚钱,它依然能在全球其他地区活得风生水起。这种独立性,让它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了主动权。

——

在哈里森参议员的办公桌上,除了堆积如山的文件和备忘录,还有一份刚刚送达的调查报告。

封面上印着“中企在非洲投资的动态分析”,黑体字显得格外醒目。

这份报告来自非洲的赞比亚,详细记录了中企在当地矿业开发的最新进展。

报告的开篇便提到,上个月,一百架名为“疣猪”的运输机通过空运抵达赞比亚,并迅速投入使用。

不需要道路,不需要跑道,只需一块空地就行。就算空地有些坑洼和不平整,‘疣猪’一样可以降落。

“如果是一百辆卡车进入矿区,恐怕没人会多看一眼,”报告写道,“但一百架‘疣猪’的出现,却足以引起任何观察者的警觉。”

这些“疣猪”并非仅仅用于矿产运输。

报告中详细描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场景:中企利用这些飞行器,将大批光伏电池板运送到皮姆矿区附近的十几个偏远村庄。

这些村庄长期以来与外界几乎隔绝,村民们住在简陋的茅草屋里,缺乏食物和干净的饮用水。

村民连最基本的农业生产都无法开展,生活完全依赖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救济。

“一开始,村里只是多了些夜间照明的电灯,”

报告继续写道,“除了吸引孩子们在灯光下兴奋地奔跑,以及整夜飞舞的飞蛾,似乎并没有太多变化。”

然而,变化很快接踵而至。中企不仅送去了光伏电池板,还为这些村庄建立了通讯基站,并捐赠了大量廉价手机。

这些设备成本低廉,但对当地人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