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84章 敌人越怕什么,我们就越要做什么!【求月票】(2)

给了大家相互交流的机会。

生产小组内部交流完毕,接着是巡逻队内部的比武,每个人都代表着一个生产小组,无形中就形成了集体荣誉感。

等巡逻队长选出来,整个根据地的百姓将经历一场集体主义的洗礼。

在乱世,这能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对生产、生活都有很大提高。

饭后,各个生产小组都忙着挑选巡逻队成员时,几个上了岁数的流民找到辛弃疾,恭敬的行了一礼:

“辛公子,能追随您是我们的荣幸,可惜我们几个是跑江湖说书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留在这里白吃白喝十分内疚,很想为根据地做点贡献,我们打算去周边州县为咱们根据地招人,您同意吗?”

辛弃疾当然同意了,不过他觉得就这么去不太行,便说道:

“你们再住几天,多了解一下咱们这里的新变化,我从师尊那里找点儿适合讲的故事书,你们编成段子讲给外地人听。”

古代没有互联网,没有纸媒,很多奇闻轶事全靠跑江湖的人宣传。

水浒传中,宋江之所以名声在外,就是因为他经常救济那些跑江湖的,一来二去,名声传遍大江南北,搞得是个英雄都想拜他。

真实的大宋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也没多大出入,辛弃疾打算找点适合古代的故事集,比如三言二拍之类的让说书人讲给外人听。

当然,故事只是外包装,要将沂蒙山根据地描绘成世外桃源,不管什么故事,沂蒙山根据地的形象都要以高大上、正面的形式出现。

再搞一些朗朗上口的段子,比如不到沂蒙非好汉、不是真英雄,莫去沂蒙山、沂蒙山区好风光,家家户户粮满仓

只要努力传播,沂蒙山根据地很快就会美名远扬,到时候肯定能吸引很多走投无路的百姓和怀有好奇心的有志之士。

不管什么人,来了都会被这种同吃同劳作的大寨模式所吸引。

大家不分高低贵贱,擅长什么就做什么,天然将剥削阶级和地主阶级隔绝开来,以后就可以顺势推广打土豪分田地这一古代人从没实现过的理想了。

古代皇帝有均田制魔咒,只要提出给百姓分田,很快就会“意外身亡”。

唐朝中晚期的几位有为皇帝,都提出过或涉及过均田地的概念,但一个个全都早早过世,几代人都凑不出一个能领退休工资的寿元。

五代时的郭荣,提出全国均田制还不到一个月,就病故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