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摇头道:“她既能蛰伏多年而不露破绽,心机之深,绝非寻常,更何况“
她顿了顿,眸中闪过一丝忧虑:“确定尸体没有寻到么?”
海玥道:“确定。”
朱琳看了过来,露出征询之色:“依你之见,天子会不会”
“会!”
面对至亲,海玥直言不讳:“如果杜康嫔为求活命,向天子透露黎渊社的秘密,那位真的会选择招安这群逆贼!”
海浩以江湖的眼光来看,颇为不解:“天子坐拥四海,要这秘密结社作甚?”
朱琳的思路则不同:“黎渊社可为锦衣卫的补充,且防不胜防”
锦衣卫创立毕竟有一百多年了,早已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也逐渐失去了太祖时期,监察天下的职能。
现在充其量,顶多能在京师乃至北直隶里面,查一查权贵的小秘密,就连南直隶都不见得能顾得上,更别提天下一十三省。
讲白了,锦衣卫如今更像是一批执行者,而失去了谍探的能力。
如果加上黎渊社的话。
那一切就都不同了。
至少监察群臣,更加得心应手。
“黎渊社分三垣堂和二十八宿,其中紫微垣内,据说就有朝堂高官参与,已故的都指挥使王佐还曾经怀疑过前首辅杨廷和!”
海玥道:“而太微垣与天市垣的人手,也与地方士绅豪强相关,这原本可以视作部分臣子联合江湖豪强,对君权的一种遏制”
太祖朱元璋废宰相,通过种种制度性的变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皇权集中,但其极端化的设计,也埋下了后世政治失衡的隐患。
如今的内阁,是一种补缺,内阁阁老的权力再是日益壮大,也始终无法接近宰相,更别提与皇权对抗了。
所以黎渊社这样的秘密结社应运而生,亦是在如今的规则体系下,皇权为所欲为后,衍生出来的应急产物。
不过相比起可以不断更改迭代的朝堂体制,黎渊社这种见不得光的秘密结社,自身哪怕出了什么状况,也难以及时调整,结局基本就是毁灭消亡。
但还有一种可能。
融合吞并。
现在便可能是这样的发展。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贼首,落入了本欲推翻的天子手中,由反皇权的工具变为了皇权的延伸。
颇为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