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这位首辅好欺负了”
海玥也不着急,负手而立。
心里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
历史上的严嵩,大权在握近二十年,直接迫害的官员就有近百人,如夏言、曾铣、杨继盛、沈炼等等,个个都是鼎鼎大名。
越中四谏、戊午三子,为什么受世人称颂?
就因为严党杀的人太多了。
敢于直谏的,那不仅是自己没命,还要连累家人族人的。
明知后果,依旧选择挺身而出的义士,当然值得称颂赞扬!
至于什么清流庇护,想多了,真实历史上是没有清流与严党抗衡的,徐阶在严嵩面前点头哈腰,小心奉承,默默积蓄着时机,高拱、张居正则是毫无话语权,他们是在隆庆朝才开始掌权,嘉靖朝基本查无此人。
至于隆庆本尊,连儿子万历出生都不敢上报给嘉靖,哪里敢让几名阁老在自家府上开会,对抗如日中天的严党?
到了此世,由于海玥的出现与干涉,严嵩并未堕落,就喜迎首辅之位,反倒成了张璁的继任者。
当然,两人的行事风格,势必是有区别的。
张璁的大礼议集团上位,伴随着左顺门哭谏、李福达大狱案等一桩桩对官僚的集体惩罚,那群人不敢公开恨天子,只能恨帮着天子的张璁桂萼等人。
而张璁桂萼也不会惯着他们,同样以铁腕压制,双方的矛盾难免激化,越来越对立。
待得严嵩上位后,由于不同于历史上两代首辅那种你死我活的情况,他是平稳接替,连大礼议集团都没有清洗,对待其余官员也有容情。
这不是善。
而是发现天子喜欢。
严嵩对于朱厚熜的了解,肯定比不上海玥这种直接有后世经验的,但他绝对是当代里最擅长揣度圣心的。
首辅又是最频繁与天子接触的官员,很快琢磨过味来,首辅明明是百官之首,天子却乐于见得百官跟首辅抗衡。
所以严嵩拿捏好了分寸,摆出一副内阁里其余四位阁老都不服他,六部臣子也多有对抗的模样。
实际上他推行的朝政,比起张璁时期都要顺利。
无论是考成法的初步实施,还是收河套的前期准备,都已步入正轨。
期间自然安插了大量受严嵩赏识的官员。
要里子,不要面子。
可恰恰如此,有些人似乎分不清大小王,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