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蒋太后初收其为义女,为她张罗婚事时,不少京师命妇是带着几分看笑话的心态的,觉得这段母女亲情长不了。
可这么多年过去,蒋太后与朱玉英的母女关系不仅没有淡漠,反倒越来越密切,当年爱搭不理的命妇们早已后悔莫及,乃至于竭力巴结。
对于这种虚伪的圈子,朱玉英早就心知肚明,当然也不会拒绝,很是结交了几位值得往来的闺中密友。
现在的消息,最早就是出于她们口中。
眼见有这样的机会,朱玉英也动心了。
三年编修,三年编撰,一年侍讲学士,海玥在翰林院已经七年。
他如今虽然年轻,但那是因为考中榜眼的年纪太小,论及资历,却是不比许多翰林差。
这个时候再晋升,不会有人多言。
毕竟当年得陛下亲赐表字,科举又是连中三亚,无论是圣眷还是功名,都无可挑剔。
本以为这位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却在翰林院硬生生磨了七年,且中途多次拒绝破格提拔。
即便是最苛刻的老臣,也得认可这份不骄不躁的性情下,养出的威望。
朱玉英由此觉得,夫君可以更进一步。
海玥却不着急,夹起一箸清炒时蔬,慢悠悠地咀嚼咽下后,才开口道:“她们可对几位皇子有所评议?“
朱玉英脸色微变,这话题可危险得很,若是儿子在,耳朵是肯定得捂住的,凑近低语,声音几不可闻:“当然是皇长子啊!”
海玥道:“哪怕陛下迟迟不立太子?”
朱玉英奇道:“那不是因为皇长子年岁太小么?”
“呵!”
海玥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笑声。
嘉靖如今已经有五位皇子,四位公主。
历史上,嘉靖到了今年,已经生了八个儿子。
但大多数没养活,唯二活到成年的,就是排行第三的裕王朱载坖和排行第四的景王朱载圳。
等到景王一死,继承皇位的就没有其他人选了,只剩下朱载坖,即隆庆帝。
这个世界的朱厚熜,则生了九子,夭折了四位,目前有五位皇子,其中三人大些,两个还小。
但除了长子朱载基,和历史上的基本吻合外,后面三个出生时日和母亲都与历史上的有差别,就连名字都变了。
次子是朱载壡,嘉靖十五年生,此世早了两年,变为嘉靖十三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