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还是来了”
海玥依旧先看弟弟海瑞的信件。
内容不出所料,但确实是坏消息。
浙江沿海,已然出现了成组织成规模的倭寇,骚扰劫掠地方。
嘉靖朝的南倭北虏,倘若北虏是前几任天子留下的隐患,发展壮大,尚且不能完全怪罪嘉靖,那南倭就全是他的锅。
由于宁波之乱后的一刀切政策,让原本流于纸面的海禁,真正在嘉靖朝贯彻了下去。
禁止民间海外贸易,沿海的渔民和商人失去了生计,被迫走私,为真正的倭人带路,乃至摇身一变,直接成为倭寇。
朝廷这种决策,本就是违背市场规律,如果国力强盛,能够压得住场面,倒也罢了。
关键在于,地方驻扎的军队,因军官剥削,粮饷短缺,士兵逃亡,早就变得名存实亡,战斗力变得极其低下。
在这种情况下禁海,倭寇自然瞬间横行沿海,一发不可收拾。
甚至有五十倭寇“横扫”三省的荒谬情形发生。
具体而言,就是五十三名倭寇从浙江登陆,转战三千里,杀伤明军四千余人,甚至逼近江陵。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
实际上就是复刻了北宋末年,真实的宋江带着仅仅三十六个兄弟,在齐魏两地闯荡无阻,面对数万官军,竟无人敢与之对抗的局面。
不是这群人真的个个武功盖世,以一敌百,实在是地方驻扎的军队烂完了。
如今的大明东南,也基本是那个趋势。
由于征安南的途中,江南豪商们被抓到把柄,逼迫支援前线粮草,由此怀恨在心,如今倭寇的提前爆发,毫无疑问有他们的手笔在。
毕竟东南是税收重地,稍有不慎,整个国家都将动荡,更别提如今厉兵秣马,准备收回河套,将蒙古鞑子彻底赶回草原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
“幸亏早有准备”
海玥稍加感慨,却也不慌不忙。
局势早有改变,他自然不会觉得,倭寇真正的爆发时期,会等到二十年后。
事实上在安排海瑞等一心会成员,侧重于浙江沿海等地的防务时,就是为了今日。
农耕王朝的稳定性太强,说文雅些,如巨舟行于缓流,非触礁而不易其辙。
说难听些,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但凡改革改制,都是到了不得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