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七章 严世蕃的验证(1)

太原。

作为九边重镇之首,稳定北疆的核心支点,朱元璋的第三子朱棡被封为晋王,驻节太原,扩建旧城。

严世蕃此时就在扩展后的城楼上,负手而立,遥望西北。

不知何时,轻轻的脚步声传来,一位面容富态的中年男子来到身后:“严都事,京师来信。”

严世蕃如今的职务,是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经历司都事,从七品。

经历司主要是在招抚边疆部族的同时,负责管理往来公文事务、征收如海东青貂皮等贡品、维持狗站递送系统运转。

以严世蕃入仕的时间来看,这无疑是火速提拔。

毕竟以举人功名入仕,基本是从最底层的官员干起,一般来说都没有品级,比如历史上海瑞最初担任的,就是县学教谕。

然严世蕃自从来到太原后,于地方上做下了诸多功绩,包括但不限于平乱、剿匪、修桥、治水,乃至于亲手带人抓捕了蒙古探子。

如此赫赫功绩,得都事之位,还真的没有靠父荫庇护。

当然,严世蕃既然姓严,如今又是处于新政收河套的关键节点,在山西的官场仕途,怎么可能半点不受首辅父亲的影响?

他并没有幼稚到撇清这种关系,而是在享受父辈余荫的同时,拿的更多。

比如这晋王府。

上任晋王朱知烊,于嘉靖十二年正月突然病逝,终年四十五岁,无子嗣。

其继妃王氏主持丧事,并推动从侄朱新袭位,承晋王。

后经礼部裁定,这又是一起小宗入大宗,继承王位的事件。

严世蕃来到这里后,马上就发现,这和南巡回归时,唐王朱宇温的情况极为相似。

表面上,不过是巧合。

毕竟天底下藩王那么多,还不能有几个没儿子的?

连武宗都能无嗣,让外藩继承大位,藩王生不出儿子来,位置给了侄子,也不稀奇。

只是当那个势力的联络之人,出示王府管事的身份后,之前的猜测,就有了答案。

唐王朱宇温,有大问题。

晋王朱新,竟也同样是对方的棋子。

而对方直接现身,更是故意拖他下水。

有些事,彼此心照不宣尚可转圜。

一旦明面相接,便再无退路。

严世蕃却选择继续留下,甚至之前的信件都是经由此人指定的渠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