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三章 君主离线的布置(3)

了。”

然后从身边抽出一步翻旧的书卷:“明威,可还记得此物?”

海玥一眼就认出,那正是自己昔年手抄的西游记。

已经被翻得很旧了。

“朕这些年来,不知看了多少遍西游,常读常新,每每掩卷,总觉字字珠玑,暗藏玄机”

“此书洞明世事,勘破人心,非少年意气可成,朕曾疑是隐世之人,假你之名而作”

朱厚熜指尖轻叩书卷,感慨着道:“然今时今日,回首往昔,朕已是信了,爱卿确是那降得住心猿,拴得牢意马之人!”

“明威,你有佛性啊!”

对于这位的不争不抢,淡泊名利,嘉靖起初有过怀疑。

可经过这些年再看,满朝文武,确实找不出另一个了。

海玥默默接受夸奖。

瞧这意思,倒是要信佛似的

但根本不重要。

怠政废事是起因,接下来崇道还是信佛,不过是延伸的兴趣爱好罢了。

并无区别。

事实上,由于未曾修道,此时此刻的朱厚熜,人生陷入迷茫,有点向心中恬淡度日,深具佛性的臣子取经的意思。

当然,嘉靖可以心血来潮,海玥如果真的不懂事地指出问题,那他自己就成问题了。

因此回答得很直接:“陛下,臣所描绘的西天取经,并非崇佛,而在修心。”

朱厚熜眉头微皱,喃喃低语:“儒释道,皆为修心”

道理都懂,但这心当真难修啊,他又接着道:“可有良策?”

海玥缓缓答了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是王阳明的临终遗言,既包含对自我道德境界的总结,也暗含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令人回味无穷。

“呼”

朱厚熜对于阳明心学是否被禁,早就不感兴趣了,听到这个答案后,倒是有些失望。

他希望得到一种能让自己摆脱心理枷锁的理论,而非儒家老生常谈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即便王阳明的心学有所突破,依旧不符合要求。

海玥却不会再说了。

朱厚熜的本质是想摆烂,再也不管国家和百姓的死活。

能够迎合这种想法的,只有彻头彻尾的奸臣与弄臣。

他于翰林养望八载,恰恰是为了在合适的时机道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