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瑞、徐阶、胡宗宪、赵贞吉为首的一心会成员。
已然在东南之地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海瑞此前巡按浙江、南直隶,弹劾罢免两地贪官至五百余人,时人称为“铁面御史”,后屡屡上呈倭寇战报,奉命整编浙江土兵。
以其翰林院庶吉士的出身,又是自请出任地方,再有这赫赫功绩,按照正常升迁,接下来完全能直接升任三司衙门的主官,再加右佥都御史衔,出任地方巡抚。
现在还欠缺些资历,所幸海瑞依旧不辞辛劳地踏过浙江的每一处州县,更是深入兵营,亲自考察过军备战况。
针对辖区内大明官兵纪律松弛、软弱涣散的积弊,他以严明赏罚为手段,大力进行整顿,通过三年努力,浙江官兵的军容、军纪有了不小的改观,士气也逐渐有所恢复。
底子太差,想要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不现实,这已经很不容易。
如今海瑞于浙江的威望,已经不逊于历史上初任浙江巡抚的胡宗宪。
哦,此世的胡宗宪高中进士后,未能入翰林院,先在兵部任职,后为兵科给事中,今至浙江巡按御史,正跟在海瑞麾下听候调遣。
与这一组相对应的,则是徐阶与赵贞吉。
徐阶是一心会元老里,政治资历最深的。
他是嘉靖二年的探花郎,历史上即便得罪张璁受贬,一腔热血转为隐忍保守,由于出众的从政能力,还是于嘉靖二十一年升任国子监祭酒,嘉靖二十二年升任礼部右侍郎。
即是说,历史上的这两年,他就要走昔日严嵩的路线,先国子监祭酒再升礼部右侍郎,成为朝堂三品大员了。
如今没了前面的贬黜史,徐阶是于翰林院外放地方时,就从山东布政使司左参议做起,后因治水功绩升任按察使。
未满四十的一省按察使,有此地方履历,中枢再得提拔,可谓前途无量。
然而就在海瑞巡按南直隶,要拿下贪污受贿的官员时,那人竟然攀扯到松江徐氏,徐氏族人北上求到徐阶头上,哭诉海瑞听信谗言,缉拿徐氏族人,于当地激发了民怨。
徐阶并未听信一面之词,而是主动向都察院请示,都察院又派出两位巡按御史,共同审理此案。
最终海瑞得以清白,污蔑之人遭到严惩,流放戍边,徐阶大义灭亲的名声也传扬开来,却同样遭到了非议。
在古时不对亲人徇私的行径,确实会受到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