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0章 花开两朵,把薪助火(3)

殷士儋点了点头,自信道:“臣不仅去过两淮转运司,其余的两浙、长芦、山东、福建等盐课转运司,臣业已一一探究。”

“中枢所立盐课总衙门初衷、户部与内廷的分歧、几个转运司的恳请,臣悉数包囊在胸。”

朱翊钧略有惊奇地看了殷士儋一眼。

他怎么不知道这位前阁老,有这么实干的一面?

不过,话既然都说到这里来了,显然也是有意显露才能。

朱翊钧读懂了氛围,没有不给机会的道理。

他将准备好的说辞咽了下去,带着请教的语气,开口问道:“殷卿何以教我?”

殷士儋身子一个激灵。

好好好,果然如传闻的一样,这位少帝,饱受经典熏陶,待人接物,颇有贤君之风。

单是这份礼遇大臣的表面功夫,他今日就没白奏对。

哪怕只是表面尊重,他可都没在穆宗身上感受过——当初挨打,穆宗甚至还给高拱拉偏架。

殷士儋下意识直了直背脊,昂首道:“陛下,臣不敢言教,不过是有些粗浅见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坊间都在传,中枢立盐政衙门,乃是为了收拢盐课职权,填补税收之用。”

“有些了解的各部司衙门,则揣测中枢有意藉此统筹开中法,平衡南北。”

朱翊钧仔细听着,频频点头。

也就如今大明朝风气开放,才由得坊间随意议论这些事情。

不过倒也都猜在点子上了。

这时,殷士儋话锋一转:“不过,臣妄自揣度,陛下与内阁之意,不止于此。”

朱翊钧露出感兴趣的神色,鼓励地看着他。

殷士儋自信道:“中枢借着开中法,重新印制盐引却又不肯依旧制,将印制之权,下放到盐政衙门与各转运司。”

“臣以为,陛下有意,在盐引上做锦簇文章。”

朱翊钧未置可否。

他是看出来了,这位殷阁老,有些恃才傲物,喜欢卖弄。

也难怪,毕竟是能与前七子,后七子齐名的士林泰斗,文人毛病重一点才正常。

既然如此,他自然要捧场,向下兼容一下老年人。

他露出惊异的神色,当即朝一旁的太监魏朝吩咐道:“快!给殷卿赐座。”

转而回头,催促殷士儋:“殷卿继续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