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64章辛庄商途草原结缘(1)

铁臂张接住银子掂了掂,咧嘴笑出两排白牙:“辛老板放心,咱‘猛虎镖’走南闯北,运过活大象,还怕几只牛羊?”

辛庄没接话,只是望着西南方——秋双国的边境线上,据说有群专门偷运牲畜的贩子,手里有本“暗河水路图”,能避开风之国的暗礁。他得先去那儿,用银子把图换过来。毕竟,那些牛羊不仅是银子,是官帽,更是老家田埂上,老黄牛永远不够用的木犁旁,能长出的新希望。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商会的门槛上,像道跨向远方的桥。

秋双国与蛮荒交界的“两界镇”,是被两国夹在中间的一块飞地。镇口的界碑一半刻着秋双的云纹,一半雕着蛮荒的狼头,被往来的马蹄磨得发亮。每日天不亮,镇东的集市就已人声鼎沸——穿秋双锦缎的商人正用象牙秤称着蛮荒的鹿茸,秤杆上的金星映在他油亮的指甲盖儿上;裹着兽皮的蛮人则蹲在地上,用苍古的铜钱清点换来的盐巴,指间的老茧蹭过铜钱边缘,发出“沙沙”的轻响。

镇子的税吏房里,算盘声从早响到晚。秋双国派来的税官拨着算珠,每颗珠子都裹着层包浆,那是常年累月与金银摩擦的痕迹。“昨日收了三百两关税,”他对着账本呵气,用袖口擦去上面的墨渍,“光是蛮人换的那批绸缎,就够咱们县太爷添件新官袍了。”旁边的小吏赶紧点头,笔尖在“牲畜交易”一栏画了道粗线——那是镇上最赚钱的买卖,每头牛羊过税,都能让税银的数字跳上一大截。因此,只要边境安稳,税官们总会在镇口挂起红灯笼,灯笼上的“通商”二字被风刮得鼓鼓的,像在招手:来买,来卖,来把银子留下。

辛庄抵达两界镇时,正赶上一场秋雨。他披着件油布雨衣,靴底沾着的泥里混着草屑——那是从秋双国边境一路跋涉来的,两个多月的路程,磨破了三双布鞋,连雇来的镖师都瘦了圈。可当他钻进镇口的酒肆,听见邻桌蛮人用生硬的秋双话讨价还价,看见墙上贴着的“收购牛羊,价高者得”的告示时,眼里的疲惫突然被点亮,像蒙尘的铜器遇了擦布。

他在酒肆后巷租了间小院,院里的老槐树刚落完叶,枝桠间还挂着去年的红灯笼骨架。每日清晨,他都揣着个桦树皮本子去集市转悠:看蛮人如何用马奶酒招待主顾,记下药铺老板说的“肥牛要挑四蹄带霜的”,甚至跟着赶羊的牧人走了趟蛮荒的草场,学认那些能让羊膘肥体壮的“星星草”。半个月下来,本子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页边还画着简笔的牛羊,有的标着“秋双最爱”,有的写着“耐长途”,全是他琢磨出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