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胡说八道,为了不白来一遭,连讨要了七八碗药饮,灌得肚皮滚圆,才满意离去。
与此同时间,在各坊的各个人流汇聚处,城隍的使者们解答着相似的问题。
“凡阴祀恶鬼,供给血食者,斩,抽其魂魄永填石塘。”
“凡人死困于尸,必受腐痛而为历。拘魂于尸者,不知情者,杖;明知故犯者,斩。”
“凡有奸恶以鬼神为名勒索钱财,拘其魂,罚役五年。冒称城隍属吏者,倍之。身领城隍职司者,再倍之。”
“凡僧道巫鬼以妖法为害,为盗者,杖;奸㸒者,宫;杀人者,斩。”
因使者们都外披着一件麻衣短褂,背书“驱凶除煞”四字,所以钱塘人都叫他们麻衣师公。而那卷钱唐城隍说驱凶除煞要义,里头这也不行,那也不可,这个要杖,那个要斩,钱唐人干脆叫它麻衣律。
既然称作“律”,态度也就可见一斑。
它如若是个好东西,人们自会抢着践行,又何需强行约束呢?
更何况,乔迁拜神,红白除煞,种种俗例那都是祖父曾祖父一辈一辈传下来的,自有道理在里头,一味禁止,可是要坏了风俗人心的呀!
覃十三深以为然。
烧符治病,礼神除厄,百姓得了心安,巫师得了银钱,鬼神得了供奉,本就是三方得利的事,而今指为恶俗一刀切除,却叫百姓如何心安?鬼神如何饱足?巫师如何生活?
所以,他因无有劣迹被阴阳司从巫师里挑拣出来为城隍说经传道时,说着经文总觉舌头打结,披着麻衣常感领口刺挠。
浑身别扭时,好巧不巧,有老客户上门求他驱煞转运。天行有常,命运本是缥缈之事,岂是烧几柱香、磕几个头能改变的?凡间法事,多只起个心理安慰,所以麻衣律中明令禁止巫师借此敛财,覃十三自也不敢顶风犯案。
奈何。
对方又是扯交情,又是递银子,实在推脱不过,悄悄给了符水。
这一下却是开了口子,人们蜂拥而来,将他说经的摊子围了个里三重外三重,统统是带着银钱来求作法事的,一眼望去,这生意比他过去红火何止百十倍。
覃十三恍然一惊,莫非这才是城隍真意!
当夜归家,他美滋滋清点了今日所获,正盘算着上供多少。
突然。
“怦”的一声。
房门被一脚踹开。
扭头惊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