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兄,平时却不舍得品尝。”
“雾山灵茶”
应阐若有所思道:“莫不是那见素山所出?”
“正是。”
大万山中,群峦万壑,并非处处水秀山明,亦有许多险境、奇境,这‘见素山’便是其一。
见素山据地广阔,山势雄奇,内有群峰竞秀,只是常年浓雾笼罩,难见天日,唯有少数晴光之时,方能隐约窥得山中一隅。
因此,见素山又名雾山。
雾山之所以为‘奇境’,却不仅仅因为雾景、山势之奇,还因此山之中,物产丰富,甚而常见天材地宝,不知道使多少修行人趋之若鹜。
然而奇境亦是险境。
传闻雾山之中,有着许多禁地,即使道法在身,也不能够自如来去。
偏生此山浓雾,不知是何来由,修行人的法眼竟也不能洞穿,朦胧隐晦的神念感知,更是十分受限。
自然凶险倍增。
是以在万山修行界中,见素山向来是令人心驰神往又望而生畏之地。
“竟是雾山之珍”
应阐点了点头:“无怪有此玄妙,也无怪稀奇。”
“说是如此,但这灵茶就生长在雾山,总有流出之时。”
朱谨说,年年岁岁,暮暮朝朝,为财也好,为缘也好,不知多少修士怀揣侥幸,出入雾山,虽然大多埋骨其中,但也并非没有那鸿福之人,从雾山中得到机缘。
久而久之,也渐有人摸清了雾山外围一些险地的形势,譬如这雾山灵茶的生长之处
朱谨道:“应兄若是喜欢,下次有机会我送你些。”
应阐和朱谨相识已有几年,也曾隐隐听闻朱谨来历,知道他此言,恐怕不是夸口。
但他也非矫情之人,闻言便道:“若如此,便先谢过道兄了。”
“哈哈,小事耳。”
朱谨摇头笑过,便也端起茶盏,品用起来。
两人尝过灵茶,便闲说漫谈起来,不知不觉,盏中清茶也已见底。
这时,朱谨才忽然道:“应兄可知道,我为何突然邀你前来饮茶?”
应阐摇了摇头。
朱谨的来信中,并没有提及此事,他自然不是没有疑惑,只是无意主动发问。
既然朱谨此时提起,他便一拱手道:“道兄直言便是。”
朱谨面上露出莫名笑意,却反而朝应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