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823章 奢侈品行业的投资(2)

一亮;

800家门店,一个月平均卖一两台,这一年就是1万多台了,对于英国的汽车行业来说,年销一万多已经算是不错的数据了;

英国汽车产业与德国日本这些不一样的,因为早年竞争不过,只能内部封锁市场,十几年前还能靠着各个联邦活的滋润,但各个殖民地独立之后,英国的产品就再也没有优势,最终只能在自己家里玩.

一个小小的英国市场,却有那么多汽车品牌,又很难做出口,那自然衰败了。

杨文东又道:“对,而且不仅仅如此,我的资本,很快就会在欧洲、美国购买或者新建汽车销售中心,美国那边已经在谈了,可能会接手300多家,欧洲这边,明年也会开始大规模投资。”

跟百思买一样,他是准备靠着雄厚的资本,先逐步的掌控渠道,那样也能长期分享汽车行业的利润.且如果自己做汽车的话,有了足够的渠道,也更方便扩张。

“如果这样的话,那能不能与利兰汽车合作?”撒切尔是真的心动了。

她上台之后,面对的经济问题非常多,其中最烂之一的就是这个利兰集团。

这个整合了英国所有汽车品牌的综合企业,因为长期巨额亏损,在1975年的时候,被国有化了,

而从75-78年,英国政府一共注资10亿英镑,却也无能为力,去年一共亏损1.2亿英镑,这笔钱只能由政府承担。

这也成为了她的一个巨大心病,因为没办法甩掉,整个利兰,带动了前前后后几十万人的就业,就算亏损,也得政府买单,不然她的位置可能都不保.

但如果能够增大利兰公司的出口,那不说扭亏为盈,至少可以减少一点政府的巨额补贴,也能够让整个产业链运转起来,挽救一下失业率;

她也没想到,杨文东居然在亚洲有这个资源,甚至还准备全力投入汽车零售产业,这可真的是一个救星啊,

“这个,恐怕很难,利兰汽车本身的问题,是自身技术不行。”杨文东摇头道:“以我的渠道,能够扶持一家已经是极限了,再多也是无能为力的;”

利兰汽车,是1968年成立的,当时的英国汽车产业已经烂透了,在自己国内一个狭小的市场内竞争,最终谁也吃不饱,于是就整合在了一起,然后控制英国政府提高汽车进口关税,想在英国内部玩垄断;

可英国民众也不是傻子,他们宁可不买车,也不高价买垃圾车;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