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提升违反操作规程的压力。
安全管理不会创造价值和利益,这是卖力不讨好的工作。
尤其是在检查过程中,查出问题了,管理人员千般狡辩,万般抱怨,好像他们是来找茬的。
可真要是出了问题,上面打板子,绝对不会落下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这个时候那些工人就不会说这些责任都是我们狡辩了的,抱怨了的,我们自己承担吧,没人这么说。
所以检查人员和一线安全管理人员形成对立的,就是工作态度问题。
态度好的,积极学习配合整改的,稽查科自然不会为难。
但要是耍心眼的,那就是大隐患,一定是要重罚的。
这就是为什么李学武特意点了安全管理人员的原因,也没给一车间主任留面子。
李学武现在是厂领导了,下来检查出现问题,一车间主任自己就得去跟生产管理处汇报,不然他的问题就更大了。
这一汇报就得影响他们车间的评比,影响他们这个月的奖金,以及年度整体评优资格。
所以见着李学武这一队人,两台车,沿着厂主干路检查车间工作,那些站在车间门口看热闹的人瞬间减少了一大半。
再从一车间听说了李学武检查的内容,剩下的那一半也被各车间主任叫回去搞生产和准备了。
路中间还剩下的就是那些搞事情的人了,也有支持他们的还在跟着喊口号,可李学武没搭理他们,又去了二车间。
本来那些人以为李学武回来跟他们谈判的,或者说是来阻止他们的,可万万没想到,保卫处之虎都没正眼看他们。
刚才在肚子里准备的愤慨激昂都化成了粪,一拳打在棉花上,差点闪了腰。
他们想获得厂里的认可,想获得厂里的尊重,最好是有厂领导下来跟他们谈判,这样才能凸显自己的价值和主张。
可倒好,两三天了,一个人都没来,他们的组织倒是招了不少人,可瞎起哄的多。
像是王敬章这样的,还是想着杨元松或者杨凤山这样的领导下来,好能说上话啊。
现在自己这边这么多人了,是有一定话语权了,跟领导也好谈要求了。
可怎奈领导们不下来,来了一个还不搭理他们。
王敬章是瞅着李学武带着人进了车间的,也了解了从一车间传来的消息。
安全生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