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摸鱼毫无心理压力的石芳芳等人,刚刚入职的肖晖充满了干劲。
“.”
周明远看向贺敏:“进度到哪里了?”
“嗯我前几天刚刚联系过挂证的律所,他们很干脆就拒绝了。”
贺敏咬着嘴唇,露出十分纠结的表情。
“你怎么沟通的?”
“我找到带教律师,跟他讲我现在在法律咨询公司工作到这一步他就摆手不想听了。”
“不能这么聊。”
周明远笑着放下筷子,迎着大家好奇的视线,开口解释。
“你要从案源,合规性,以及税务这几个角度去谈,才能引起对方的兴趣。”
“你直接开门见山,一部分律师是存在抵触心理的。”
想了想,周明远再次换了个形容词。
“说抵触都比较客气,有些律师对法律咨询公司就是抨击的状态。”
“首先呢,这不是律师行业对于法律咨询公司的整体判断,哪怕有一个人不这样认为,那这就只是部分律师的个人判断。”
“而每个人判断的形成和很多因素有关,有个人因素,比如有可能他曾经确实接触过一家骗人的咨询公司;有认知因素,哪怕没有接触过咨询公司,但刻板印象里就觉得它们是骗子;也可能有情感因素。”
“开玩笑的说,相比于自己的失败,同行的成功更令人糟心。”
“.好像是这么回事。”
贺敏若有所思,坐在对面的肖晖也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囿于律师行业法律法规、行业性规范的限制,律师和律所在商业推广方面,是受到诸多限制的。
而法律咨询公司却没有这样的限制,相关法律业务推广只要在广告法的允许范围内,百无禁忌。
在大家的预期内,自家公司很快将开展针对性宣传,拿到大量的案源资源,只差更多的资格去代理诉讼案件。
而律师律所们有资格代理案件,却因为宣传水平和能力,受困于案源不足。
也就是说
聊合作的时候,应该着重在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强化身份认同。
各有所需,互补长短,这样才有互相寻求合作的机会和动力。
“既然你挂证的律所没这个认知,那就换一家呗,反正也不要紧。”
周明远耸耸肩,语气依旧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