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竟在这几言之下,被尽数点破!九境之前,再无壁障!”
不是每一位七境上品的宗师,都可以获得七境巅峰的评价,八境也是相同的道理:真正的八境巅峰,代表着长生之下的修行臻达圆满,放眼古今,也是寥寥无几的伟大成就。
战摩诃在边上听得茫然,只觉得思绪如坠云雾,愈发混沌:剑术的举重若轻、举轻若重,这很好理解,是力量掌控的技巧;剑意、剑势的轻重变化,则可通过神念流转模拟感知,属于虚实相生的运用法门;
可这剑心纯粹概念性的东西,无形无质,又哪来的重量?如何能“无别”?
他眉头紧锁,只觉得这境界玄之又玄,远超自己此刻的认知框架,简直不可理喻。
唐欣却心中一动,当即想到了赵青曾以无双风雨剑为例,讲述的“点、线、面”理论——那是对元气规则、结构最本质的洞察,道尽了内外的相对尺度、空与有的转化。
浩瀚与微渺名实的对立,在此为之统一!
隐隐约约间,他已初步明晓,这“剑心三境”,或许便对应着八境修行的三个等阶,剑心,即自我天地之心,是它从凝聚、壮大到圆融无碍、周流循环的蜕变过程。
“观而不执,如如不动。”
赵青的声音再次响起,如同清泉流淌过山涧,将众人的思绪拉回——即便不动用丝毫真元神念,她的心识神通亦可传法告讯:“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你们可懂了么?”
“跟真正的无穷小相比,人心也是无穷无量、无始无终的存在,所以完全可以和无垠天地、无尽太虚形成一一映射,道生道灭间,再造寰宇万物此乃至小至大之辩。”拓跋无愁沉思片刻,便悟出了内中真意:
“混然若太虚同量,泯然与法性为一!原来,您竟已看到了那份属于九境的光景?”
言语之间,自然带上了由衷的崇敬之意。
战摩诃瞪大了眼睛,努力咀嚼着这些绝对宝贵之极的言语,试图理解此间玄奥。
什么“量无穷”、“心映射”、“至小至大之辩”,什么“容道”、“观而不执”、“心光朗照”每一个词他都认得,组合在一起却如同天书!
他忍不住看向唐欣,只见对方眉头微蹙,眼神却异常专注,似乎在努力捕捉着那些玄妙话语中蕴含的丝丝缕缕的真意,时而恍然,时而困惑,显然比自己要领悟得多。
这并非战摩诃悟性太差,不堪造就,而是有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