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 29 章 研学之名(3)

“不愧是燕大学的学生,想法很接地气,也很有心啊!”他非常热情地表示愿意配合,并亲自带着李毅飞在校园里参观。

参观过程中,李毅飞一边认真倾听副校长分享他在学生心理健康观察、引导方面的经验和遇到的挑战,一边自然地拿出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以“记录校园环境、了解教学设施”为名,拍摄了教学楼的结构外观、走廊、楼梯间、操场等处的照片。

他特别注意那些看起来年代稍久或结构有特点的建筑部位。

大约一个小时过去,李毅飞感觉在这所学校了解得差不多了,便诚恳地向副校长道谢,并互留了联系方式。

离开后,他马不停蹄地赶往名单上的第二所、第三所学校。

他重复着同样的流程:出示证件、说明来意、获得接待、参观校园、倾听经验、适时拍照记录、道谢离开。

每到一处,他都详细记录下学校的基本情况、建筑特点以及校方分享的关于学生管理、安全教育的点滴信息。

最后,他怀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心情,走向了记忆中那所被当地人私下议论为“不太一样”的学校。

见到那位特立独行的校长时,李毅飞内心涌动着强烈的敬意。他没有回避,而是坦诚地提到了外界对学校管理风格的一些看法。

校长听了,只是豁达地笑了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越常人的清醒与担当:“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去坚持。

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不能等到灾难临头才后悔莫及啊。”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李毅飞。他顺势抛出了那个盘桓在心头许久、也是此行的关键问题:“校长,您说得太对了。

说到‘患’,像我们川省这样的地方,地震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您觉得,以我们现在这些教学楼的质量,如果如果遇到比较强的地质活动,能扛得住吗?

或者说,您对当前学校建筑的抗震能力,整体上有信心吗?”

问题很直接,甚至有些尖锐,但李毅飞迫切地需要了解这位务实校长的真实看法。

校长没有丝毫的犹豫或回避,目光坚定地看着李毅飞:“自从我接手这所学校以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持续不断地加固我们的教学楼,一砖一瓦都不敢马虎。

同时,我们坚持定期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把防灾逃生的意识刻进大家的日常里。

至于其他学校”他略微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为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