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安宁公园唱歌飘(4)

作曲系的实习生,叫林溪,想来跟大家学习传统民歌。”

李大姐正指挥着大家排练茉莉花,闻言连忙放下指挥棒:“欢迎欢迎!我们这儿哪有什么传统民歌,都是些老掉牙的调子。”

林溪却认真地翻开笔记本:“上周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你们合唱绣红旗,声部处理特别有生活气息,比我们课堂上的示范版本更有感染力。”她指着屏幕里王大爷拉二胡的镜头,“尤其是这位老师的弓弦,颤音里带着股韧劲,像极了陕北老艺人的技法。”

王大爷被夸得红了脸,把二胡往身后藏了藏:“瞎拉的,年轻时在陕北插队学的野路子。”

那天下午,林溪没急着弹电子琴,而是坐在小马扎上听大家唱歌。张大妈唱洪湖水浪打浪时,她突然举手:“大妈,您刚才那句‘四处野鸭和菱藕’的尾音拐了个弯,能再唱一遍吗?”张大妈愣了愣,依言唱完,林溪立刻在谱纸上画了串波浪线,“这是荆楚民歌的润腔技巧,现在音乐学院都快失传了!”

接下来的三个月,林溪成了歌唱队的常客。她教大家用简谱标记气口,给二胡加装拾音器接入音响,还把王大爷的陕北小调改编成合唱曲。有天排练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林溪突然让暂停:“大爷大妈们,咱们试试用和声唱副歌?”

“和声?那是啥玩意儿?”有人犯了难。

林溪笑着把大家分成三组:“就像蒸包子,白面是主旋律,红糖馅是高声部,豆沙馅是低声部,混在一起才香呢。”试唱时,高低声部总打架,李大姐的女高音总被张大妈的中音带跑调,气得她直拍大腿:“老张你故意的吧,跟踩尾巴的猫似的往上蹿!”

正闹着,林溪的手机响了,是学院教授打来的:“小琳,省文化馆要办非遗民歌展演,我把你们歌唱队报上去了。”

挂了电话,林溪举着手机蹦得老高:“咱们要去音乐厅演出啦!”

消息像长了翅膀,当天就传遍了公园。可高兴劲儿没过三天,麻烦就找上门了。公园管理处贴出通知,说接到居民投诉,歌唱队排练音量过大,要求今后只能使用原声乐器,禁止接电扩音。

“这不是刁难人吗?”负责保管音响的赵大哥急得直转圈,“音乐厅演出要用电声设备,现在不让练,到时候怎么上台?”

王大爷蹲在柳树下抽着旱烟:“要不咱们跟投诉的居民聊聊?都是街坊邻居,总有商量的余地。”

第二天一早,李大姐带着几个队员挨家挨户拜访公园周边的小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