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安宁公园唱歌飘(6)

得像堆金子。林溪突然带来个坏消息:她的实习期满了,下周要去北京读研。

“那你还回来吗?”张大妈攥着林溪的手,指节都发白了。

林溪从背包里掏出个u盘:“这里有我编的十首合唱谱,还有咱们每次排练的录音。我在北京也能远程指导,等放寒假,我就回来给大家当伴奏。”她顿了顿,突然红了眼眶,“其实我报的研究生方向是民族音乐学,开题报告就写城市公园合唱现象对民间音乐传承的影响,主角就是咱们安宁歌唱队。”

送林溪去车站那天,全队人都去了。王大爷把那把用了三十年的二胡塞进她手里:“带着吧,北京天冷,拉两段能暖暖身子。”

林溪走后,歌唱队的排练没停。每周三下午,大家准时聚在银杏树下,对着她留下的谱子练习。有次练映山红,高音部分总唱不上去,李大姐灵机一动:“咱们分两拨,年轻的唱高音,咱这些老胳膊老腿的唱低音,高低搭配,就像公园里的花和叶。”

重阳节那天,他们收到林溪从北京寄来的快递——一箱暖宝宝和一面锦旗,上面绣着“歌声不老,岁月常青”。那天下午,他们带着锦旗去了养老院,给孤寡老人们唱了一下午的歌。有位瘫痪在床的老兵,听到打靶归来时,突然从被窝里伸出手,跟着节奏轻轻拍手。

冬天下第一场雪时,公园贴出公告,要建地下停车场,歌唱队的排练场地正好在规划区内。消息传来,大家都傻了眼。赵大哥气冲冲地要去管理处理论,被王大爷拉住了:“城市要发展,咱不能拖后腿。”

那天晚上,所有人都没回家,在雪地里围坐着商量。张大妈突然说:“我儿子开了家汽修厂,后院有空地,能容下咱们几十号人。”李大姐接着说:“我认识装修队的,让他们帮忙搭个棚子,冬天也能练。”

搬家那天,林溪突然出现在汽修厂后院。她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手里还提着台新电子琴:“导师特批我提前放假,回来给大家当监工。”

棚子搭好的那天,飘着细雪。王大爷拉响二胡,李大姐起了头,大家对着皑皑白雪唱起我爱你塞北的雪。歌声穿过棚子的缝隙,和雪花一起落在结冰的湖面上,仿佛在告诉这座城市:只要有人唱歌的地方,就永远有春天。

开春后,汽修厂后院的紫藤萝爬满了棚顶。有天排练时,突然闯进来个穿西装的男人,举着摄像机拍个不停。他是本地电视台的记者,听说了歌唱队的故事,特意来做专题报道。

节目播出后,歌唱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