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活了一样,不停地拉扯着我的衣服。
走到松林时,那读书声又响了起来,这次不再是断断续续,而是变得清晰而洪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在一棵松树的树影下,坐着一个模糊的身影,正捧着一本书在朗读。
我慢慢地靠近,手电筒的光束照在那个身影上。那是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老者,头发花白,面容憔悴,正专注地读着书,完全没有察觉到我的存在。难道这就是王秀才的魂魄显形了?
我鼓起勇气,轻声问道:“请问,您是王秀才吗?”
老者缓缓地抬起头,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空洞洞的,像是两潭死水。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只是继续读着书,声音里充满了悲伤和不甘。
我被他的样子吓得后退了一步,手电筒的光束也晃动了起来。就在这时,老者的身影突然变得模糊,像烟雾一样渐渐消散在空气中。读书声也随之消失,林子里又恢复了寂静。
我愣在原地,半天没回过神来。刚才发生的一切,都像是一场梦。可背包里那本破旧的线装书,却提醒着我,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加快脚步,我终于走出了松林,回到了那条石阶上。月光下,石阶两旁的草木仿佛都恢复了平静,不再像刚才那样诡异。我一路小跑,终于在天快亮的时候,回到了山脚下的杂货铺。
张秀才还坐在煤油灯旁,似乎一直在等我。看到我回来,他连忙站起身,脸上露出关切的神情。“怎么样?遇到什么了吗?”
我把夜晚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还拿出了那本从望月崖上找到的线装书。张秀才接过书,仔细地翻看着,脸上露出了感慨的神情。“没想到,传说竟然是真的。”他叹了口气,“王秀才一生执着于功名,到死都没能放下,实在是可悲可叹啊。”
我坐在椅子上,喝着张秀才递过来的热茶,心里渐渐平静下来。这次夜晚探险,虽然充满了惊险和诡异,但也让我感受到了东山的神秘和厚重。那本王秀才留下的线装书,仿佛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纽带,让我对那个遥远的时代有了更深的了解。
窗外的天渐渐亮了起来,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杂货铺,驱散了夜晚的阴霾。我知道,这次东山之行,将会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回忆。而那个关于秀才飘的传说,也会像一颗种子,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让我永远铭记着这片山林里的故事。
再度进山时,月盘已爬上东山顶。我背着张秀才备好的矿灯,手里攥着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