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边境公司痴情飘(一)(4)

是遇到了点小麻烦。”我看着他疲惫却满足的脸,突然明白“痴情飘”这三个字的含义——对边境的痴情,让他们像蒲公英一样,飘落在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祖国的边境线。

回到宿舍,我打开背包,拿出那本边境风物志,在扉页上写下:“边境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每一次出发,都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每一次归来,都带着新的希望。”窗外的阳光透过树叶洒进来,在书页上留下斑驳的光影,就像边境线上那些难忘的记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归程后的第三周,我接到了公司的新任务——随老周前往滇西的界河口岸,运送一批用于边境小学建设的建材。出发前,调度室的李姐特意将一份泛黄的地图递给我:“这是老周当年手绘的界河路线图,上面标着浅滩和暗礁,你好好拿着。”我展开地图,纸面边缘已经磨损,蓝色墨迹勾勒的界河蜿蜒曲折,旁边用红笔标注着“大榕树码头”“老岩屋观测点”,每一个标记旁都有细小的注释,比如“雨季水深2米”“枯水期可徒步过河”。

清晨的卡车驶离勐腊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老周握着方向盘,突然说起往事:“二十年前我第一次跑界河线,跟着我师傅老郑。当时没有现在的柏油路,全是泥路,车陷在泥里,我们推着车走了半夜。”他从储物格里翻出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年轻的老周和一位满脸皱纹的老人站在卡车旁,背景是简陋的木桥和浑浊的界河。“老郑师傅在一次暴雨中救落水的村民,再也没上来。”老周的声音有些沙哑,“后来我就接着跑这条线,替他看着界河。”

经过三天的行驶,我们抵达了界河口岸。这里与磨憨的热闹不同,更显静谧——浑浊的界河缓缓流淌,河对岸是缅甸的村落,隐约能看见茅草屋顶。口岸旁有一间孤零零的木屋,门口挂着“界河守望点”的牌子。一位穿着褪色迷彩服的老人坐在屋前的石阶上,手里拿着望远镜,看见我们便起身招手:“老周,又来啦!”老周笑着回应:“王叔,这次拉的是建材,给小学盖教室。”

王叔邀请我们进屋,木屋里陈设简单,墙上挂满了界河的照片,有汛期的汹涌,有枯水期的浅滩,还有不同季节河岸边的景色。“我守这条河四十年了,”王叔给我们倒了杯热茶,“以前没有通讯设备,我每天都要沿着河岸走十公里,看看有没有异常。现在有了监控,但我还是习惯每天走一圈,心里踏实。”我看着墙上一张王叔年轻时的照片,他背着背包,手里拿着界碑的测绘工具,眼神坚定。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