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的仪式在晒谷场上举行。首先是祭祀仪式,村民们捧着丰收的果实,向天地祈福,希望来年风调雨顺。接着,是精彩的民族表演,傣族的孔雀舞、彝族的火把舞,村民们载歌载舞,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和老周也忍不住加入他们的队伍,跟着音乐的节奏,跳了起来。
表演结束后,村民们拿出准备好的美食——手抓饭、烤鸡、竹筒饭,还有自家酿的米酒。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聊天。老王给我们讲述今年的丰收情况:“今年的稻谷收成比去年多了三成,玉米也丰收了,这都是因为你们送来的优质种子和种植技术。”老周笑着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以后我们还会继续为大家提供帮助。”
下午,我们和村民们一起体验丰收的乐趣。我跟着一位阿姨学习割稻谷,镰刀在我手里不听使唤,总是割到稻秆的根部。阿姨耐心地教我:“左手握住稻秆,右手拿镰刀,斜着割,这样既省力又不会伤到手。”我按照阿姨教的方法,慢慢掌握了技巧,不一会儿就割了一小片。老周则跟着村民们一起打谷子,他挥舞着稻穗,用力拍打在谷桶上,金黄的谷粒落在桶里,发出“沙沙”的声响。
傍晚时分,丰收节的篝火晚会开始了。村民们点燃篝火,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一位老人拉着我的手,给我讲边境的故事:“以前我们的生活很艰苦,粮食不够吃,生病了也没地方看病。现在好了,有了‘痴情飘’这样的公司帮忙,有了政府的扶持,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我看着篝火旁一张张幸福的笑脸,突然觉得,边境的丰收不仅是粮食的丰收,更是友谊的丰收、希望的丰收。
离开村落时,村民们给我们装了满满的稻谷和玉米,还有自家做的咸菜。老王握着我们的手说:“以后常来玩,这里永远是你们的家。”卡车驶离村落时,我回头看着篝火旁的村民们,他们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温暖。我知道,“痴情飘”与边境村落的情谊,就像这丰收的果实一样,会越来越深厚。
深秋的边境,树叶渐渐变黄,给山林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我和老周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陪同新来的边防战士参观界碑,给他们讲述边境的故事。出发前,边检站的陈警官说:“这些战士都是刚入伍的,对边境的情况还不熟悉,你们经验丰富,多给他们讲讲。”
我们在边检站见到了这些年轻的战士,他们穿着整齐的军装,眼神坚定,充满了朝气。带队的是李排长,他笑着说:“早就听说‘痴情飘’的老周师傅是边境的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