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司马颙散布谣言,说司马乂是他的内应,他们是一伙的!
这个主意不错。司马冏听说司马乂是内应,马上派人去逮捕司马乂。后者也得到消息,马上带领亲兵跑到皇宫,将宫门堵住,挟持皇帝司马衷死守,最后司马冏战败被杀,而且被灭三族,司马乂独揽大权。
司马颙还没到洛阳,这事就结束了。司马颙一时抓不到司马乂的把柄,明的不行就玩阴的,于是多次派人刺杀司马乂,结果都被司马乂弄死;煽动几个亲信谋反,也被司马乂镇压。
实在没办法,干脆脸也不要了,于是拉拢司马乂的异母弟司马颖起兵谋反。并许诺打败司马乂以后,拥立司马颖为皇储。
成都王司马颖,字章度,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生母为程才人。他与长沙王司马乂年纪相差仅两岁。程才人很得武帝恩宠,所以司马颖不到十三岁时,就已受封成都王,食邑十万户,后拜越骑校尉,又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司马颖相貌俊美,一副翩翩少年公子的形象,颇能在外表上迷惑众心,成一时之美。
权力的欲望是无穷的。司马颖的野心被堂叔司马颙撩拨起来。
公元303年,司马颙派亲信张方领兵7万,司马颖派兵20万讨伐司马乂。双方混战几个月,不分胜负。
这个时候司马越先生出场了。
司马越是司马懿三弟司马馗的孙子,这位先生除了之前在诛杀杨俊的时候帮忙出过力,后来就一直处于蛰伏状态。
司马越冷眼旁观了大半天,觉得司马乂坚持不了多久,于是联合一批禁军将领背后捅刀子,趁司马乂不备将其逮捕囚禁。
然后司马颙部下张方进入洛阳,将司马乂放在火上活活烤死。
司马乂死后,司马颙如愿成为太宰,司马颖出任丞相,为皇太弟,司马越出任尚书令。完事以后各回各家。司马颙回长安,司马颖回邺城,司马越继续留在洛阳上班。
不久司马越自为大都督,奉晋惠帝北征,传檄天下郡国召兵勤王。一时赴者云集,到邺城不远的安阳时,已有十余万大军,鼓声响彻云天,邺城震恐。司马越对自己大军云集的场面得意洋洋,以为邺城会自行崩溃,司马颖会出城投降。没想到司马颖遣石超率五万轻骑突出,司马越等人猝不及防,晋惠帝身中三箭倒在草丛中,六玺亡失,左右皆死,最后被劫至石超营中。
司马颖决定奉晋惠帝南下洛阳,当时邺中尚余甲兵一万五千人,司马颖通知大家次日一早出发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