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军饷的话,大明每年仅俸禄支出,就需要达到二千七百万两银子。
二千七百万两银子,这对于今年粮食折色后,总收入在四千九百万两的大明来说,基本就占据了53%的支出。
并且前提是,粮价得一直保持五百文,不然一旦粮食价格降低,大明的总收入会更低。
不过、如果大旱结束,大明能实现八千万石岁入的话,那即便粮价跌回四百文,田赋折色也有三千二百万两银子,算上户部和御马监的收入就是五千六百万两。
政治实际上就是经济账,包括军事也是。
文武俸饷二千七百万两的这个数额,朱由校还能接受。
“官吏定禄既然已经裁定,那就等齐王回京决断,一旦决断,立即执行!”
说罢、朱由校将官吏定禄文册放在桌案上,起身便要走出养心殿。
王安等人见状纷纷跟上,而按照朱由校的话,这本官吏定禄也被人送往了保定
“殿下!殿下我冤枉啊!”
“殿下——”
第二天一早,随着保定县上百位官吏被束缚拷上枷锁,身处保定县衙的朱由检也拿到了这本官吏定禄。
他在翻看,而曹变蛟和曹鼎蛟却听着那群被押出去的官吏嚎啕之声忍不住讨论道:
“殿下这次回程,已经收拾了九个县的官吏了”
“反正有的是人要当官,管他作甚。”曹变蛟冷哼一声,显然对这一个个鱼肉乡里的官吏没什么好感。
他瞥了一眼会厅内的朱由检,随后快速收回眼神。
同时、朱由检合上了这本官吏定禄。
“呼”长舒一口气,官吏定禄之中的内容并没有让朱由检失望。
前世的经历早就让他知道基层官员那些蝇头苟利的事情,更何况封建王朝中,实际上获利的手段都是大同小异。
从陕西的事情爆发后,他就彻底明白了一件事,大明的官场即便整治多年,但依旧还是那么烂。
数省官吏敢于侵吞赈灾钱粮,那天子脚下存在偷偷加收赋税的人也就不奇怪了。
他和朱由校、毕自严等人想到的不一样,他们想的是地方官府用“耗羡”来鱼肉百姓,让朝廷背负骂名,而朱由检想要做的却是直接取消“耗羡”。
仅仅取消陋规收入,这不符合朱由检的想法,他要的是彻底取消耗羡。
如何取消耗羡?这点很简单,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