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一卷厚厚的文书,走到车前,竟是推开搀扶他的弟子,颤巍巍地,便要屈膝跪下。
向拯民脸色一变,急忙跳下马车,一个箭步上前,双手牢牢托住王夫之的手臂:“王先生!使不得!您这是折煞晚辈了!”
王夫之抬起头,花白的胡须因激动而微微颤抖,那双看透世情沧桑的眼睛里,此刻竟盈满了浑浊的泪水。他紧紧握住向拯民的手,声音哽咽,却字字清晰,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大帅!老夫老夫与这几位同仁,代表湖广千万士子百姓,迎候大帅凯旋!”他将手中那卷文书高高举起,“此乃两湖士绅百姓联名所书的劝进表!天下纷乱久矣,苍生倒悬,苦不堪言!如今乾坤重整,日月重光,此正位登大宝、安定天下之时啊!”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又充满了力量:“天下苍生,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望大帅体念天心民意,早定国是,以安亿兆黎民之心!”
话音刚落,他身后以顾炎武为首的几位老者,以及周围成千上万的百姓,如同潮水般齐刷刷跪倒一片,山呼海啸般的声浪直冲云霄:
“请大帅早定国是,安邦定国!”
向拯民环视四周,看着跪伏在地的耆老贤达,看着那些衣衫褴褛却目光炽热的平民百姓,只觉得一股滚烫的热流从胸腔直冲头顶,眼睛瞬间就模糊了。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腾的心绪,再次用力扶起王夫之,转向众人,朗声道:
“诸位先生请起!父老乡亲们,请起!”
“拯民何德何能,敢劳诸位如此厚爱!驱除鞑虏,光复山河,乃我将士用命,百姓支持之功!拯民不敢居功!”
“然,建国安民,确为当前第一要务!拯民既承诸位推举,天下重托,必竭尽驽钝,与诸位贤达,与天下英豪,共商大计,定要开创一个让百姓能安居乐业,让学子能施展抱负,让我华夏文明永续的太平盛世!”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在人群中激起更热烈的回应。欢呼声、哭泣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久久回荡在武昌城头。
接下来的几日,向拯民几乎是马不停蹄。白日里接见各方代表,从留守的文武官员,到各地赶来表示效忠的士绅,再到商会、工坊的代表,甚至还有几位从偏远山区赶来、代表苗瑶等族的长老。他耐心地听取各方意见,询问民生疾苦,商讨施政方略,常常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而真正决定未来国运的核心会议,则在夜晚的总督府议事厅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