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山野水酒(1)

山中起风了,树叶飘落一地。

阵阵凉风刮来,意味着一年一度的酿酒开始了。

客家人居住在高寒山区,大半年都是阴冷的季节。

如何熬过漫长的寒冬呢?

喝米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客家人酿米酒是非常讲究的。

酿米酒的材料必须是自种的高山糯米。

这种糯米酿出来的酒会格外地香甜。

现在超市也有各种糯米酒,但味道有点苦涩,虽然甜味足,往往是刺鼻的香精味。

没有客家米酒特有的清香,醇厚,纯正,尤其是陈年米酒,弥散出来的是一股股浓郁的甜香味。

如果能喝上一壶,一天的劳累消失得无影无踪,心里涌出的是人生的快意,美好生活的畅想。

但制作一缸上等的客家米酒,不是那么容易的。

除了原料,用水也很讲究。

最好的是山中泉水。

经过上千年的演化,从高山深处流淌出来的山泉水,清澈透明,声音悦耳,有一股淡淡的甜味,氤氲水气飘来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样的水非常提神。

用这样的水去酿酒,酒味自然纯正。

有了好水,需要一个好木桶,最好是陈年泡制糯米的金丝楠木桶。

这种桶不易生蛀起霉,而且桶自身也会散发一股木香味,历来是木之上品。

所以很多达官贵人趋之若鹜,把它用来制作房子或者棺材。

人死后躺在其中可以做到千年不腐。

客家住在林区里,自然不缺这种木材,可惜太珍贵了,经过上千年的吹伐,金丝楠木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后来客家人制作米酒,就改用杉木桶。

这种桶也可以,但最好不是新桶。

因为新桶有一股杉木味,会影响酒感。

把桶洗干净后,放上糯米进行泡制。

一般需要泡制三天左右,等糯米全部膨胀起来之后,就可以放入饭桶蒸了。

蒸糯米可不像客家人煮饭哦。

客家人煮饭是把米放在锅里煮,煮成五分熟,再舀入饭桶蒸,直到蒸熟。

糯米可不行。

必须是生糯米直接蒸,这个时间有点长。

我印象中,需要蒸十个小时以上。

当然,膨化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